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朱仪之后,去年战死于大同的武将勋贵之后纷纷跟随,也不知道朱仪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反正他们进宫一趟再出来,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纷纷清算起自家老爹的旧账来。
让石亨等人没想到的是,朱冕主动上书自首,坦白自己纵容下属和家奴在河南、江西两地侵占良田的事。
于谦借此事,联合众多文官一起,派出御史清查各地军务。
皇帝下旨,主动投案自首者,只要将侵占的良田、军饷还回,既往不咎;
若是等都察院和北镇抚司查出,可就不是那么好了结的了。
为协助都察院,也为监督都察院的御史,皇帝听从潘筠的建议,派北镇抚司的云晏和安辰协助此事。
每一队都带走一台电台,以及一个刚学会基础发报的发报吏,这是朝廷新设的官职,隶属于礼部信息部,最大的官叫传信郎,只从六品,是从鸿胪寺调过去的官员。
底下的官吏大多是从国子监里调出来的,吏员,全是国子监新培养的发报员。
两个御史,一队锦衣卫,带上一台电台和一个发报吏。
分别前往东北、西北、中原、江南、东南和西南六地,同时,其余未被查到的驻军地区也被要求自查。
因为皇帝重新重用北镇抚司,锦衣卫们又骄傲起来,穿着飞鱼服在京中穿梭,很是受人瞩目。
人总容易得意忘形,于谦抓到两次锦衣卫在京中横行,直接上书弹劾,气得皇帝把毕旺叫去骂:“朕想重用你,所以越过云晏将你提拔上来,结果云晏一走,你连南镇抚司的人都管不住,再有一次,朕看你也不必留京,带着一家老小滚出京城吧。”
毕旺脸色巨变,连连磕头请罪,待皇帝消气一些才退下。
皇后忍不住道:“国师都说毕旺平庸,不堪大用,陛下怎么还用他?”
皇帝沉声道:“他是平庸,胜在忠心,朕是突然登基,除了旧人,哪还有人可以用?”
但他以前是个没实权的王爷,旧人中哪有多少人材?
皇后直觉他的这个思路不对,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过了半天才想明白:“陛下,旧人不堪用,就启用新人,您是皇帝,对他们又有知遇之恩,怎么会不忠心?”
皇帝沉思。
皇后道:“今年恩科在即,不如军中也比武纳才,您不是说,亲征一战武将损失巨大,朝中勋贵武将把持军务,让军政改革难以实行,何不举行大比武,提拔新人?也可趁机选用勋贵子弟为锦衣卫,填补空缺。”
大明冗员严重,同时,很多岗位又缺少人才。
比如,去年一战,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就损失过半,到现在都没填补起来。
这一下为调查军务把人派出去,京中留下的全是南镇抚司的人。
偏南镇抚司里大多是吃白饭的二世祖或是被排挤过去的,除了招摇过市,没太多的本事。
皇后耿直,早看不惯他们了。
但因为他们背后牵扯甚多,皇帝也不好裁员,若是调用,现在手上也没其他人可用。
皇后的建议就让皇帝很心动。
“朕和于阁老商议过后再定。”
于谦对军中大比武选纳人才没意见,但对皇帝招纳勋贵子弟为锦衣卫有意见,这岂不是在扩招吗?
锦衣卫行事狠辣,时常触犯律法,很不好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