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182章 新两京五都
距离,永远都是制约政权统治的首要因素。
如今的苏曜,已经凭借自己不讲道理的力量,征服了自日本到欧洲的广阔疆域。
但是,他却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军事征服的绝对优势和个人无与伦比的威望之上。帝国的骨架虽然庞大,但血肉经脉——即有效的行政管理、文化整合与经济联系——还远未充实。
若不能尽快将这片广袤的疆域真正熔铸为一体,那么在他之后,这个看似无坚不摧的巨人,很可能因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和沟通的滞涩而分崩离析,一如曾经辉煌一时的亚历山大与蒙古帝国一样。
因此,苏曜就把目光放到了海洋之上。
众所周知,地球的71%都是海水,正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缩短了世界各文明之间的距离,使得全球性的帝国成为可能。苏曜深知,他不可能永远依靠格里芬的奇迹之力来维系帝国的运转。
要想让从日本海到地中海的广袤疆域真正融为一体,或者尽可能晚的崩溃,给汉文明留下足够的遗产来突破时代的桎梏。那他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不依赖于他个人的、高效而持久的联系网络。而海洋,正是这个网络最理想的载体。
“陆权终有尽,海权方无涯”
吕布等人咀嚼着苏曜留下的话语,陷入了一阵沉思。
坦率的说,出身内陆的诸将心中虽有震撼,却未必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他们早已习惯了在马背上纵横驰骋,对于浩瀚海洋的认知,大多仍停留在“渔盐之利”和“波涛之险”的层面。
不过,他们对于苏曜的雄心那是无比的支持,当即很快就在苏曜离开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遭受重创的百乘王朝穷追猛打。
失去了八万精兵的百乘王朝,在吕布、张郃等汉军将领的猛烈追击下,已然风雨飘摇。
斯瓦拉杰统帅的阵亡和主力部队的覆灭,不仅摧毁了其军事力量,更使其内部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各地王公、酋长见大势已去,或望风而降,或拥兵自立,曾经雄踞德干高原的庞大王国顷刻间分崩离析。
吕布亲率关中铁骑,沿着恒河平原向南疾驰,所过之城邑,往往传檄而定。偶有负隅顽抗者,在汉军精锐的强攻和“雷霆之炮”的轰击下,也迅速土崩瓦解。
百乘王不得不上表归降,将象征王权的纯金王冠与镶嵌宝石的权杖封装在紫檀木盒中,送入汉营,俯首称臣。
对此,吕布遵循苏曜的旨意,没有再进一步逼迫,率军深入德干高原,而是暂缓军事推进,将重心转向“以治代剿”,以首任天竺大都护的身份坐镇华氏城,开始着手消化这片广袤而富庶的新领土。
当百乘王朝崩溃的时候,苏曜也已经回到了洛阳。
盛大的凯旋庆典已经落幕,帝国的中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