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外交部派遣专员前往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向当地的部落势力宣告兰芳的胜利,以及让他们向兰芳效忠的需求。
带清的覆亡必然会推动当地的一些混乱,在带清压制下不得抬头的地方分离主义势力估计会死而复生,或者说是复苏,而这是赵学宁和兰芳政权不能忍受的。
所以必须要提前给这这帮家伙打好预防针。
不仅是辽东,不仅是蒙古大草原、西北大戈壁和西南的青藏高原,这些地方都是中华大联邦无可分割无可争议的领土。
任何想要进行分离主义行动的人,都是赵学宁的生死大敌,他绝不会放过这些野心勃勃的人。
而作为这一系列行动的最强的底气,赵学宁在战争获胜之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提出了又一次的扩军方案。
这一次的扩军方案规模很大,不单单是要扩建陆军,也要进一步扩建海军,为未来可以预知的挑战进行准备。
在全新的扩军方案当中,赵学宁提出了陆军需要增设十个兵团的目标,与此同时,海军需要在当前的基础之上扩建至七个舰队。
陆军的扩建除了掌控地方之外,自然是为了与俄罗斯争霸且维护陆上疆域。
另外就是要执行扩张政策,赵学宁打算把中华的势力向西投放至中亚乃至于西亚,准备对沙俄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发起挑战。
沙俄政府的国家理念很特殊,就是觉得不安全,不安全就要寻找缓冲区,接着还要把缓冲区收归己有,再创造新的缓冲区,这群人对领土的需求是无限制的,放任不管,只会让他们越发猖狂。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更是沙俄帝国扩张的高峰期,且她本人也对带清制定了很多扩张方案,只是受限于实力和欧洲局势而没能成功推行,可这不代表他们就不推行了。
等带清日薄西山,他们卷土重来,给近代中国带去了深重的苦难。
这是赵学宁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赵学宁根本没打算承认带清与之签署的边境条约,他打算之后主动出击,让这群没有安全感的混蛋好好的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没有安全感。
海军层面就更简单了。
在已经掌握的南洋地区的基础之上,赵学宁准备推动印度洋珍珠链计划,将兰芳的海洋势力向西推进,使之介入到带英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之中,并且最终达到埃及地区。
赵学宁还进一步准备由兰芳主导控制开凿苏伊士运河,打通前往欧洲的新的贸易航路,以便于兰芳的货物进一步向欧洲倾销。
与对待沙俄帝国的态度一样,带英和沙俄同属贪得无厌的高手,一个对陆上领土执念颇深,一个对海洋利益视若禁脔,所以兰芳在陆地上针对沙俄主动出击,在海上也要针对带英主动出击。
被动防御不是赵学宁的作风,之前不过是实力不足,眼下带清被他消灭,兰芳国力随之暴增,他绝不会就此停住脚步守着这一亩三分地。
他要扩张势力,不断的扩张势力,把带英和沙俄的传统观念拿过来变成自己的,然后再教会他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利益”。
若要达成这个目标,必然要扩建海军,增强海上战斗力量,并且要做好与带英精锐海军发起数次决战的准备。
对付沙俄的陆军赵学宁是有把握的,沙俄陆军没有那么强,兰芳的陆军才是独步天下的,若是两军在陆上相遇,赵学宁有把握教沙俄政府做人。
但是面对带英的优势海军,赵学宁觉得还不算很有把握,除非兰芳海军提前一步完成蒸汽化与铁甲化,才能真正覆灭掉带英水军的主力。
兰芳海军脱胎自尼德兰海军,尼德兰海军在四次英荷战争之中始终没有占据绝对上风,所以能否在海上击溃带英海军主力,赵学宁没有足够的把握。
兰芳目前只有一艘的一级战列舰,带英有十艘,这是必须正视的差距。
尽管如此,也必须要这样去做,也必须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打不过就继续打,再打不过还要继续打,直到打赢为止。
不把带英打垮,带英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兰芳的海洋势力向西扩进,他们自己还想继续往东扩张势力呢,怎么会容忍兰芳向西扩张?
而且兰芳的印度洋珍珠链作战计划也必然会影响到带英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利益,进一步会影响到带英在亚洲的整个利益,双方必然会产生冲突。
那么仅凭兰芳目前现有的三个舰队和正在扩建当中的两支舰队是不够用的,兰芳必须要进一步扩建海上力量,增强自己的海洋属性。
与此同时,因为蒸汽轮船的出现,赵学宁有了跨越赤道无风带向南境抵澳大利亚的打算。
此时的澳大利亚大陆虽然是一片荒地,但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赵学宁无法舍弃的,其优质铁矿将极大助力于兰芳未来的工业发展与军队的建设。
此时此刻带英自然还没有把澳大利亚变为自己的殖民地,赵学宁打算先人一步抢占澳洲,将澳洲大陆控制在兰芳的手中,成为重要的资源供给基地。
另外在大扩军计划进行的期间,赵学宁也打算同步推动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计划。
朝鲜还好说,在未来的定位就是货物倾销地,朝鲜本身武力贫弱,上层多为带路党,赵学宁有信心通过政治手段使朝鲜成为大中华联邦旗下的一份子。
日本则因为其较为丰富的经营资源和规模更加庞大的人口,赵学宁打算把日本建设为未来对抗美国的前沿基地以及重要的金银矿产中心,以前进基地和资源提供地为基础定义来定义日本列岛在未来的中华联邦之中的政治生态位。
与此同时,考虑到美利坚在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的威胁,赵学宁也默默定下了干涉美利坚局势的战略方针,打算提前布局。
他要积极寻找可能介入到美洲大陆之中的方法,避免让美利坚再度成为独霸美洲的完全体,给他们添堵,让他们无法顺利发展壮大。
至于欧洲方面,赵学宁打算密切关注法国大革命的局势,贯彻落实兰芳领导层之前提出的在欧洲进行文化输出、扩大影响力的方案。
不仅如此,赵学宁现在也开始思考通过经济介入以实现在欧陆各国增强政治影响力的方案。
只是文化影响还不够,必须要有更加明确的方案,并为此付出一些资源。
欧陆各国有丰富的商业主义的传统,金钱的影响力在欧洲要远远大于中国,不真金白银拿出来给人看,就很难切实的增强影响力。
要主动出击,通过金钱的力量在欧洲各国增强兰芳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辅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让欧陆各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力量的存在,并为进一步介入欧洲局势打下基础。
未来,欧洲大陆也是赵学宁内定的重要的商品倾销地,兰芳需要好好儿的经营欧洲、收割欧洲,把欧洲为了登上世界之巅打下的基础全都拿过来,变成自己的。
在兰芳十一年八月初一的全体会议上,赵学宁就自己的方案对军事委员会和国务委员会做了完整而详细的报告,为接下来一段时期内兰芳政权所需要进行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事务,进行了统一的整理。
他不仅提出了整体作战方略,还细致规划出了各个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做的事情以及需要达成的目标。
为了同步推动各项事宜并且提高办事效率,他专门在两大委员会之外组织各个政府部门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日本行动组、朝鲜行动组、欧洲行动组、军事行动组和内政行动组。
由他本人兼任这五个行动组的组长,全面监督这五大未来作战方略的正式执行,以最高的效率推动中华的华丽转型。
闭关锁国的古老中华不复存在了。
睁眼看世界并且发出震天怒吼的新中华要诞生了。
古老的中华选择了吃自己的内卷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并不好走,后患无穷,所以,赵学宁决定选择吃别人这条全新的道路。
带清选择了向左,赵学宁选择了向右,与带清走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
中华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剧变,全新的未来即将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