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是……】
秦嬷嬷抽了抽嘴角,想要微笑,却没笑出来,【她……后来变好了……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会对我笑……会跟我说话……会让我带她出门……可是……】
——可是,她却死了。
连带着一整座大宅、一整条村庄,也都成了牺牲品。
————
沈莳:“……”
屏幕外的沈莳看到这里,忍不住蹙起了眉。
和吴景澜一样,他也察觉到了这段对话有哪里不自然了。
虽然他不是学医的,但作为一个编剧,为了更好地揣摩角色,也看过一些专业书籍,有基本的心理学常识。
听秦嬷嬷的描述,幼儿时期的郦家三小姐,不爱理人、不愿说话,脾气不好,易激惹,受惊时会尖叫。再结合她是郦家的老来子这条线索,沈莳推测,三小姐极大概率有自闭症。
但接下来,秦嬷嬷又说,小姑娘后来脾气变好了,会说会笑,还爱出门了。
可如果真是自闭症,有可能在短短数年内就自然痊愈吗?
【——请小心,鬼也是会说谎的。】
毫无预兆地,沈莳想起了自己在抽选预告里看到的这一句话。
——难道说,秦嬷嬷在三小姐的病情上隐瞒了什么?
——因为什么原因,她说了谎?
————
9月1日,晚上十点零五分。
吴景澜告别了秦嬷嬷,起身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果然,就像笔记本里记载的那样,作为一个死了许多年的鬼,秦嬷嬷的性格意外的温和,毫无攻击性,且问什么答什么,被吴景澜一个陌生人纠缠了许久,半分没有不耐烦的模样。
在吴景澜把想问的事情都问完了,向她告辞的时候,老人抬起头,深深地、深深地注视着他,许久之后,竟然举起手,朝他挥了挥,嘟哝似地说了一句:【……万事当心。】
秦嬷嬷吐字含糊,声音低得几乎要被夜风吹散。
但吴景澜,还有镜头外的沈莳却都听到了。
吴景澜回头,朝老人点了点头,回答:“放心。”
离开大宅西侧翼的偏门,吴景澜绕回大宅的正门处,真正踏进了这间闹鬼的大屋。
他打起手电,朝大宅深处照去。
大宅里倒是没挂白灯笼了,换成了零星散落在各处的白蜡烛,被不知从何处灌进来的阴风吹得摇摇曳曳,看起来比外面还阴森。
吴景澜深吸了一口气,振作精神,用电筒左右照了一圈,观察一楼的内部结构。
大宅的门厅很宽敞,呈当年最流行的正圆形,门厅处铺的地毯此时早已腐朽,破出了一个个大洞,在昏暗的照明里,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和纹了。
穿过门厅,左右各有一道阶梯,分别通往东西两翼。
吴景澜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左手边的那条楼梯——他的目标多半在西侧翼楼里。
想当年,大宅初建成时,这楼梯的设计一定是亮点。
可当初再怎么精致华丽的楼梯,毕竟也是木头做的,经过了近百年无人保养的岁月,木板已悉数开裂变形,踩上去嘎吱作响,那触感、那承重,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断裂一般。
吴景澜生怕一个不小心真把楼梯给踩坏了,走得格外小心。
一边走,他一边用电筒去照脚下的路。
他注意到,地板的积灰上有许多凌乱的脚印,似乎是不久前才留下的,从大小和形状来看,男女皆有——应当就是失踪的丁小姐和她的两个同伴了。
看来,丁小姐一行人没能完成三小姐的委托,果真陷在这座大宅里了。
毕竟吴景澜现在的身份是一个接了雇主生意的私家侦探,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是想找到失踪的丁小姐,给丁老板一个交代的。
所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就算人已经没了,也得有个确定的答案。
但寻人的前提,是他自己不要步前面那些误闯者们的后尘,先好好活着从这里出去……
边走边琢磨间,吴景澜已经上了二楼。
前方是一条长长的,笔直的走廊,目测长度得有二十米,宽度则有一米半左右。
走廊的左手边是悬空的木制栏杆。
吴景澜不用去试,也知道那些护栏肯定早就腐朽得不成样子了。若是不小心靠上去,八成吃不住他的体重直接断裂掉,然后他就会像倒栽葱一样摔到一楼去。
事实上,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上也确实记录了类似的事件:
有个大头兵没当心退到了护栏边上,结果栏杆断了,他从栏杆处翻了下去——虽只有两层楼的高度,却很倒霉的后脑先着地,扭断了脖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