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朝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灯油从烛台中掉落,一滴一滴,凝结成一朵朵蜡,发出昏暗的光芒,照射着四周。
周围的学子正在发奋读书,自从徐覃成为了尚书令之后,他过去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常年在“三更斋”看书的经历也被“三更斋”大肆宣扬,不少人闻风来“三更斋”围观,“三更斋”也因此声名大涨。
同样,徐覃的经历,也激励了不少贫家学子,给了他们奋斗的目标和勇气,他们都学徐覃的做派,都和徐覃一样,来到“三更斋”看书。
有了徐覃珠玉在前,“三更斋”的掌柜和伙计们自然不会拒绝这些学子,若是里面能再出一个像是徐覃一样的人物,怕是掌柜做梦都要笑出声来。
林苏和徐覃默默在里面行走,不惊扰周围的学子,待走到一处,林苏突然一笑,指着某个无人的阴暗角落对徐覃轻声道:“你瞧,那里是不是过去你总待着的地方?”
徐覃望去,果然是。
那是“三更斋”里最阴暗潮湿的角落,即使是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站在那里。
“也不知道你当初为何总要待在那里,每次我来找你,你还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甚至还捂着耳朵嫌我太吵。”林苏调笑徐覃过去总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徐覃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从未那么说过。”
“可你见我的第一天,分明便说我聒噪了。”林苏控诉道。
于是徐覃便不说话了。
林苏猜测是徐覃终于想起了他真的这么说过,便再没底气反驳他的控诉了。
难得说得徐覃哑口无言,林苏露出一个胜利的笑容,摇着折扇走到了那个角落里——这回他可没有穿道袍了,主要是林姑姑每次看到他穿道袍的样子,都要红了眼,想起他被迫出家、断了仕途的事情,于是林苏便恢复了文人雅客的装扮,摇着折扇,潇洒不已。
只见他在角落里,突然发现了一个脏兮兮的烛台,拿起来一看,便兴致勃勃地唤来徐覃道:
“明昭,你看,这像不像是过去我的烛台?”
当初林苏掏腰包给学子们买了蜡烛,但徐覃却偏偏总是不去明亮的地方,哪里昏暗往哪钻,导致林苏只能拿着烛台跟在他身后,一个逃,一个追,现在想来,也是好笑。
不过这烛台还是有纪念价值的,纪念他没有成功攻略徐覃前的辛酸生活,林苏便把它带了回去。
李员外听说林苏回来,自然也亲自来拜访了。
当初林苏救李璧钰回来,又帮助他们良多,李员外心中一直对林苏充满了感激,于是又拉了厚厚几马车的礼物来送给林苏。
和其他人不同,李员外知道林苏已非俗人,送来的也不是金银,而是一些稀罕之物,虽不知林苏能不能用到,但毕竟是他的一片心意。
这几年来,李璧钰倒是也回来过几次,只是每次没住多久,就又被李员外赶走了。
“我都是半截腿都快入土的人了,又何必总是让璧钰看到我这副老去的样子,徒惹忧思和挂念呢?我终有离开人世的时候,可璧钰却还有无尽岁月,与其离开时痛心,倒不如现在,就断了璧钰的尘缘……”李员外叹息着说道,看到林苏突然不笑了、脸色骤变,方知失言,立马住了口,解释道,“道长不必挂心,道长与我们,自然是不一样的。”
林苏勉强一笑:“无事,是我敏[gǎn]了,倒是让李员外见笑了。”
说来奇怪,明明在海市时,林苏还信誓旦旦地说要远离红尘,把这一切都当作是一场游戏,探望完亲友后就离开,可真当他回到了雍朝,和徐覃、林姑姑等人重逢,却又对这游戏中的红尘产生了无穷眷恋,迟迟迈不开离开的腿,这样一日复一日。
甚至对时间、年龄、老去、生死之类的话题格外敏[gǎn]。
像他这样,《天常经》的修炼再次陷入了停滞,也不是难以理解之事了。
他都不知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还有没有机会修成破虚境,飞升前往其他世界的时候了。
等送走了李员外,林苏又陷入了挣扎和迷惘之中,或许,他真的该离开了。
可是,当看到林姑姑一边抱怨他不知保暖、一边为他寄上披风时,当看到李夫子对他表面上吹胡子瞪眼,实际上对他的文章很满意,故作不经意地问他要不要留下来吃饭时,当看到赵方赵圆、还有两个表弟表妹在院子里,偷偷为他准备礼物时,当看到徐覃又废寝忘食地读书和工作,等着他来喊他休息,并且在百忙之中还不忘抽出时间来给他的新书写书评时,他就告诉自己……
再等等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