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雍朝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犯法了,律法当死,杀。
这些人恐怕忘了,被徐覃抄家砍头的可不只是万相国一系的人,还有中立派的部分成员、还有一些王公贵族。
徐覃从来不针对某一派系的人,他只针对犯法的人。
主和派众人没有想到,他们送走了一个万相国,却又迎来了一个徐覃。
而徐覃的态度,也同样强硬。
绝不妥协。
然而徐覃到底没有万相国那样权倾朝野的势力,可以一锤定音地定下应对戎狄的策略。
不过好在,他不是一个人。
中书侍郎上官全,也同样支持出兵戎狄的决策。
上官全过去就是一个主战派,只是不和万相国等人为伍罢了。
更何况此次这次戎狄入侵的,正是他曾经治理过的牧远府。
他在牧远府做知府的这几年,深深地看到了边境人们生活的不易,方知过去的自己有多么“何不食肉糜”。
他在牧远府呕心沥血经营多年,费尽心血,才终于改善了民生,让牧远府稍微繁荣起来,又怎能让这些成果再次毁于戎狄的铁蹄下?
故而,上官全也站了出来,和主和派据理力争。
看着底下众臣的争吵,皇座上的皇帝终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至于徐覃,则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好似这场争论跟他没关系一样。
众主和派成员都默契地避过了他,毕竟没有人,想和阴恻恻的徐覃说话。
徐覃只要一朝他们看过来,就能吓得对面的人脑子里一片空白,别说嘴里要说什么了,就连他们在哪里,恐怕都要忘了。
过去曾有人在朝堂上被徐覃吓得当场失禁。
那人过后受人嘲笑自然不必多说,但徐覃的形象在众臣的心里,也越发可怕了。
徐覃在朝会上的位置,周围永远都是一片真空。
无人敢接近他。
于是,上官全几乎承担了所有的火力,说得嘴巴都干了。
最后,还是皇座上的皇帝看不下去了,他不耐烦地说道:
“吵够了没有?都吵了那么久了,还没吵出个章程来吗!”
“陛下息怒……”见皇帝发火,众臣皆停下了争吵,噤了声,拱手行礼。
“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陛下、陛下!”
众朝臣都傻了眼。
无论是主和派也好,还是主战派也好,都知道边境战乱是十万火急的事,万不可容后再议。
好吧,他们吵得是有点久了,但这不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吗?
众朝官都是想尽快商量出一个解决方案来的,没想到皇帝不耐烦听他们的争吵,居然直接撂杆子走人了。
这个时候,缺乏一个一锤定音之人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原来的万相国承担着这个角色,现在的皇帝可以承担这样的角色。
但是,现在都没了。
“陛下……”上官全看着走人的皇帝,满眼不敢置信。
自打他从牧远府回来之后,上官全就感觉皇帝变了许多。
他本以为是因为万相国刚倒,所以皇帝稍微懈怠了一些,他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等日子久了,皇帝总会变回来的。
可他没有想到,皇帝对朝政竟然懈怠到如此地步!
这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礼贤下士,让他愿意付出一生辅助的皇帝吗?
那边上官全还在恍惚之中,徐覃已然走出了大殿,准备去御书房觐见皇帝,请求出兵戎狄。
可是他却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抱、抱歉,徐尚、尚书,陛、陛下他,身体、身体不适,不见、见任何人……”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不敢来见徐覃,每次一见徐覃他就感觉身上毛毛的,回去要做好几个月的噩梦,便打发了一个小太监过来。
这小太监低着头,冷汗滴滴答答地落到地上,他结结巴巴地,总算把这句大太监让他带的话给讲完了。
徐覃沉默良久。
事实上,皇帝已经不召见他很久了,过去他刚中进士、在翰林院当值的时候,皇帝还会时常召他来御书房讲课,但如今除了朝会,他根本没有和皇帝接触的时间,而他也明白,这是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是如此。
主和派众臣也很快赶来御书房,想要觐见皇帝,结果在看到不远处的徐覃后,脚步顿时定了下来,战战兢兢,看天看地,就是不敢朝徐覃的方向看过来。
宛如有一条无法跨越的河,横在徐覃和这些官员中央。
徐覃低下头,垂下刘海,离开了御书房。
此时这些官员们才松了口气,纷纷朝御书房的方向走过来。
那小太监也终于放松下来,擦了擦冷汗。
徐覃朝外走去,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上官全。
却原来上官全在恍惚之后,终于反应了过来,也很快赶来御书房。
徐覃抬起脚,正要向他走去。
却见上官全看到徐覃之后,顿时被吓了一跳,立刻走向其他方向。
徐覃的脚步顿住了。
他看着上官全消失的方向片刻,然后,默默地离开了皇宫。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