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韩章看的很仔细,看了近半个时辰才放了下来,闭目沉思了一会,睁开眼看向海文仁,说道:“伯先对这篇文章怎么看?”
“大相公应该知道,我对军事不怎么懂。我那个学生对此篇文章很是推崇,想请我呈给官家过目。”海文仁说道。韩章苦笑道:“幸好你没呈送给官家。”
“哦?难道大相公对这篇文章并不看好?”海文仁问道。
“非也!”
韩章摇头道:“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其实范大相公当年在宋夏战争失败后,也提到过要先对付西夏。但是官家却觉得宋夏战争失败,是因为大宋内部积弊太多,想要推行新政。”
“范大相公也觉得以大宋如今的国情,即便拿下河湟,也难以图谋西夏。唯有先解决内部积弊,富国强军。如今大宋积弊比当初更加严重,官家又在立储之事上摇摆不定,此时伱拿这篇文章给官家看,只会惹得官家不喜。”韩章说道。
“唉。”
海文仁闻言叹气道:“储君乃是国本,官家迟迟不定,人心不定,长此以往,怕是会引起大乱啊。”
“是啊,老夫最近已经在和诸位相公商议,准备向官家进谏,请官家做出决断了。”韩章说道。
“大相公可有把握?”海文仁皱眉道。
“没有把握,但是有些事总需要有人去做。”韩章摇头道。
“大相公不如留有用之身,从长计议。”海文仁劝道。
联合所有相公进言,多少有逼宫的意思。
一旦不成,惹恼官家,少不得要贬几人。
“等不了了,如今邕王和兖王争斗不休,朝中大臣人心不定,再拖下去怕是要出大事了。”韩章说道。
“大相公,有内官前来,说官家召海学士觐见。”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随从的声音。
“伯先,官家召见,你快过去吧。”韩章说道。
“嗯,那我先去了。”海文仁点了点头。
……
“臣拜见陛下!”
海文仁跟着内官来到龙图阁,躬身行礼道。
官家摆了摆手,说道:“免礼,赐坐!”
“谢陛下!”海文仁谢恩后,坐了下来。
“卿家在翰林院任职多久了?”官家问道。
海文仁一愣,说道:“已有八年了。”
“都这么久了啊,若不是因为当年之事,卿家都应该成为相公了。”官家感叹道。
“陛下言重了,臣才疏学浅,如今已经算是厚颜居高了。”海文仁说道。
“呵呵,卿家才学,朕很清楚。”官家笑了笑,说道:“朕准备让你担任礼部侍郎。”
海文仁一愣,说道:“陛下,臣如今不过正五品,一下连升六级,恐惹非议。”
礼部侍郎是正三品,从官职方面来说是升了四级。
但是文散官三品以下,从正还分为上下,也就是四级。
他如今是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升为正三品的礼部侍郎,文散官也会升到正三品,从文散官的官级来算,就是六级了。
“朕意已决,礼部左侍郎周志清年事已高,朕准备让他荣休。礼部左侍郎一职,朕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卿家莫非不愿意为朕分忧?”官家说道。
海文仁闻言心中一沉,礼部左侍郎周志清今年不过刚刚六十岁而已,身体康健。
按照惯例,正三品这个级别的官员若是上书请辞,官家都会拒绝。
会来个三请三辞,才会准许。
但是在这之前他从未听过周志清请辞之事,也就是说周志清根本不是自己请辞的,而是官家的意思。
他之前就听到传闻礼部左侍郎周志清已经投向了邕王。
之前官家对邕王和兖王拉拢朝臣视而不见,如今看来官家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站队的官员品级不高,官家并不在乎。
而正三品的礼部侍郎站队,已经触动了官家的底线。
周志清的荣休,颇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若真的如此,就说明官家暂时还是没有立储的打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