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慕容均眼睛一亮,低头看到大姐趴在她的肩膀上已经睡着了。她伸手把站在远处的奶娘和婢女叫了过来,把大姐抱去睡觉。她端起茶杯猛喝一口,平复激动的心情。
“这确实是个大好机会。方腊作乱东南,道路不通,人心惶惶,急需压舱石。通商银行的实力,东南百姓是知道的。
与刘二郎你的关系,有心人也清楚。现在有制置使司这面大旗,更值得信任了。”
慕容均眼睛瞥了一眼,问道:“为何让通商银行先行?阜丰银行、同盛银行实力也不弱啊。”
“阜丰银行股东多,各方势力牵扯太多。同盛银行股东多是西北军民,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通商银行,一直由你掌控,牵涉的势力也少,没有那么多羁绊。”
慕容均神采飞扬地说道:“说做就做!我准备许久了。发行纸币所需的银子,我早早就存好了。这两年,东倭、南海等地的海商,送来不少金银,我全存着不动。
更重要的各项物资货品,我也准备好了。名下的各商行,都做好了准备,财务制度统一,内部结算制度也实行了一段时间.”
看样子她确实为这件事准备很久了,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
“你说得没错。我们发行纸币,不能全靠金银。我原本还想着同时发行金银币,与纸币一并推行。你来信点醒,我也觉得不对。我们的金银币发出去,恐怕很难收得回来。
我算了一下,现在光东南的商贸,全用银子,一年就需要三百万两左右做周转。现在光布产业,每年在翻倍增长。
其余蔗、丝绸、茶叶、玻璃、香皂、烈酒等产业,也在迅速增长,所需的流通货币预计是海量。我上哪里搞那么多银子去?”
是啊,现在日本的几个大银矿没有爆出来,中南美洲的世界级大银矿也没有被开采出来。光靠波斯、大食、天竺和日本那点银子,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工商贸易。
必须寻找新的货币,否则的话商贸成本太高,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思前想后,我觉得你说的那些话很有道理。货币的本质就是交易的中介,关键在于它能随时随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就从这方面入手。拿着通商银行的纸币,可以在东南各商户买到各种东西。粮食、布、丝绸、茶叶、瓷器、玻璃、珍宝.可以在悦来客栈住店,可以在美惠来饭店大吃一顿。
现在方腊为祸两浙,东南动荡,通商银行纸币的便利,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没错,货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下人对它的信心。觉得它有用,它就值钱。觉得它没用,它就不值钱。
我这边也配合你行事,制置使司所需的钱粮辎重,全委托给你。通商银行发票子给我,使司粮台用它去采办物资,再从转运司国库调拨钱粮物资抵冲。”
“其实吧,这纸币要想流通,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官府准许它可以用来抵纳租税。”
刘国璋转头看着慕容均,发现昔日的陵光院主,汴京第一剑术高人,在工商巨头、财阀大佬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也好,东南掌握在她的手里,等于天下赋税之源在她的手里,自己也放心。
以后自己易宋,她肯定是支持的。
以她对赵佶的怨恨,这个皇位我父亲坐不到,其他人也不要坐了,亲叔父也不行,不如让我夫君来坐。
反倒赵福金,她是赵佶亲女,对于易宋之事,心中肯定有抗拒的。父女血缘之情,一时半会是割不断的。
但她又是个招牌,赵宋旧臣归附新朝,她算是一个极好的借口。文士儒生嘴里的天下大义,其实就是个台阶,让他们放软身段的堂皇理由而已。
要想平稳过渡,赵福金是个不错的台阶。
但是,自己要想办法割断五娘子与赵宋的纽带,否则的话自己建立的新朝,可能会很快面临新的内乱。
任重而道远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