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阿浅来了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好在阿浅伱没有这样。”
五代友厚说道。
“这一次我来主持大阪市的商业,就是要扶持一批遵纪守法的商人作为全国代表。”
阿浅自信一笑,眼睛发光道:“那五代先生是选择我了吗?”
“不错,不仅仅是你,我还需要更多的,这样的商人。”
五代友厚直言不讳。
阿浅很是开心,这让她想到了姐姐阿初,阿初的夫家是京都大商人天王寺屋眉山家,可是因为幕末的动荡,天王寺屋已经彻底没落,被柳生熙严代表的新政府打压下去。
阿浅想着可以帮一帮姐姐阿初。
“谢谢你,五代先生。”
阿浅真心实意的感谢。
“你最近做好准备,我先回去了。”
五代友厚起身离开,出门之际正好看到了阿浅的丈夫白冈新次郎。
“新次郎,好久不见。”
五代友厚率先打招呼。
白冈新次郎有些不自然道:“是五代先生啊,你怎么来了?”
五代友厚微笑道:“有些事情和阿浅聊了聊,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好吧。”
白冈新次郎目送五代友厚离开,随即进入房间内,坐下问道:“才助他来找你说什么了?”
阿浅捂嘴一笑,促狭道:“哈哈,你猜呀?”
“你说什么,还要我猜!”
白冈新次郎有些绷不住了,情绪稍微激动。
阿浅这才哄道:“你这笨蛋,在想什么?五代先生是来说商业的事情。我之前和公公说过银行的事情,政府马上就要放开了。”
白冈新次郎明显松了口气。
“是这样啊,你觉得怎么样?”
白冈新次郎在商业上自然比不上阿浅,再者家里的事情都是阿浅在管,所以他直接询问阿浅的意见。
阿浅两眼发光道:“我觉得很好,而且还不止如此,我们可以扩展其他的行业去!”
白冈新次郎没有阿浅那样的魄力和眼光,心中很是担忧,他立马劝道:“这样太冒险了吧?既然两替屋和银行差不多,那我们做好银行的事情不就可以了吗?这是加野屋最明白的行业。
至于其他行业,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如果我们贸然进入其他行业,风险太大了。”
阿浅却不以为然,直言道:“我已经了解了国立中央银行的一些业务,中央银行虽然收了民众的储存金反倒给利息,这样看起来是亏本,但实际上,中央银行的营业项目非常多。
这几年我已经仔细了解了,他们可以借贷给民众,利息比我们的要低,甚至这点钱还无法弥补支出。
可这并不是银行的唯一收入,银行会投资那些有盈利点的行业,这样就会赚取大量的钱财,这才是银行主要收入之一。
而我们要做的也是这样,运用储户的钱来投资我们看好的行业。”
白冈新次郎越听越心惊,他立马阻止道:“这样绝对不行,如果亏了怎么办?要是被储户知道了,他们就会来挤兑,你忘了之前的挤兑风波了吗?要不是名古屋的玉利大人帮忙,加野屋就完了。”
阿浅据理力争道:“夫君,那一次可是我说服的玉利先生,你放心,我敢做就说明我已经有了把握,你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白冈新次郎一看阿浅这么坚持,只好说道:“这件事情我再考虑考虑。”
……
五代友厚没有急着开展新经济活动,这一次的新经济运动是为了配合大阪市新市区开展的。
根据柳生熙严的指示,大阪新市区的模式成功后,就会作为国策,向全国推广。
这件事情,涩泽荣一出了大力,他的主张就是发展自由经济。
不过柳生熙严知道自由经济的弊端,他听取了涩泽荣一的一些建议,放开一些商业限制,但是国家宏观调控方面,他没有退让。
涩泽荣一因此和柳生熙严争论自由经济的事情,他觉得,自由的商业环境才能让商人们创造大量的财富,况且国立公司太多,大量的钱财被国家赚取,这样不仅打击国内的商业环境,同时也会让民间的商业更加低迷。
但柳生熙严立刻反驳道:“自由的商业环境必须在一个框架内,绝对不能无序,野蛮的生长。
国家必须监视监控,并且可以进行调控,这样能在整个经济环境崩塌的时候,国家可以出手解决问题。
况且,你是去西方游学过的人,应该见到那些资本家的面孔,很多人能够为了自己的利润而出卖国家的利益。
涩泽,我们日本的崛起,就是因为这些贪心的资本家出卖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我们才有机会崛起。
我们会感谢这样的人,但绝不能让这样的人出现在我们国家。
在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绝对不能交给资本家去做,不然他们就敢为了利润做出惨绝人寰的事情来。”
涩泽荣一很想为商人们辩解一下,但是柳生熙严举例粮食的问题,就让他哑口无言,最终同意了柳生熙严的说法。
在这一次开放的限制中,大部分行业并非必需品,难以像粮食一样,因为价格波动对国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政策让涩泽荣一,木户孝允等人看来,与欧美各国的政策不尽相同。
但是他们寻找完自己的知识储备,又觉得从没有这样一种政策,看起来似曾相识一般,让人疑惑。
涩泽荣一便询问柳生熙严为什么会这样。
柳生熙严只是说道:“国情不一样,施政的政策就不一样,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选择符合国情的政策。”
涩泽荣一也算是明白了一些柳生熙严的政治理念,他觉得,日本正是因为柳生熙严的政治理念才逐步崛起。
涩泽荣一不再反对柳生熙严的经济政策,五代友厚这边在仔细了解之后,也跟随了柳生熙严的经济政策。
当然五代友厚还是担心国立公司对民间公司的倾轧。
好在国立公司经营的项目是专营,还不会出现五代友厚担心的情况。
五代友厚还在调查大阪的商业环境,了解具体情况,而大阪市这边的新市区也在加紧时间修建。
市长带着人天天在工地上巡查,督促施工队做事。
他说道:“一定按质按量完成,我会一一检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