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其实柳生也就是问一句,他点头道:“奥托先生不必着急,在时间上,我并不要求。

奥托先生可以先按照自己的计划把四部冲程引擎造出来,到时候再想其他的事情。”

奥托松了口气,毕竟向柳生这样给了充足资金,并且还不插手的投资者,他可是第一次碰到,他自然不想就这样结束这份合作。

好在柳生并没有给他限定日期。

其实从使用煤油的四部冲程引擎发展到柴油机有着一段曲折的历史。

一开始第一台柴油机原型机和第一台实用的柴油机都只是为液体燃料设计的。

煤油,不同类型的灯油,以及不同类型的汽油和轻石油,它们都可以很好地用作柴油发动机燃料。

另外煤焦油杂酚油、石蜡油、原油、瓦斯油和燃料油作为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也奏效了。

不过用的最多的是页岩油,这种最便宜。

在柴油燃料标准化之前,柴油发动机通常使用廉价燃料油。

在美国,这些是从石油中蒸馏出来的,而在欧洲,使用的是煤焦油杂酚油。

一些柴油发动机使用多种不同燃料的混合物作为燃料,例如汽油、煤油、菜籽油或润滑油,它们免税,因此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

总之,内燃机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知道大概的柳生只能提供一个方向,具体情况就得看奥托的实力了。

柳生离开研究所,又去看了看其他的项目,与德国合作的各项事情发展的还不错,接下来就得交给时间了。

他和土方岁三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函馆。

回到办公室的土方岁三泡了一壶茶,给柳生倒了一杯,说道:“德国人的机器还是比我们的优秀很多,首相大人的眼光真的太厉害了,你怎么确定与德国合作,就有前景呢?”

柳生当然不能说真正的原因,他吹了吹热茶,试了一下,还很烫,便放下茶杯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在欧洲就不是一个小国,他们向外扩张,与丹麦和奥地利开战并取得胜利,可见这个国家的国力处于上升期。

普鲁士的崛起一定会引起早已经崛起的英法的敌视,在这种情况下的普鲁士急需一个盟友。

这是我选择普鲁士的两个要点。

不过事无绝对,我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只不过我努力去做,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土方岁三沉吟道:“我明白了,首相大人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

柳生也不知道土方岁三理解了什么,他倒也没在意,反正以土方岁三的目标,肯定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土方岁三虽然是富农出身,但是在行为准则上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即便在幕府投降,挚友近藤勇投降,反抗新政府的阵线全面崩溃,土方岁三也没有放弃。

最终,他为了自己的目标,战死在这北海道的土地上。

这一位魔鬼副长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正因如此,柳生才放心的将土方岁三放在北海道。

况且,土方岁三也没有辜负柳生的重用。

在他的治理下,北海道的乌塔利人(阿依努)已经逐渐习惯了法律的治理,不再抵抗地方政府的管制。

在土方岁三的大棒加的治理下,乌塔利人的小孩全都进入当地的小学学习文化,这些小孩将会成为改变北海道的关键。

除此之外,土方岁三在北海道训练的北方边防军团战斗力十分强悍,他们的任务是防备北边的沙俄帝国,同时还要监督东海道的情况。

实际上,在日本,一直有着一种恐露症,沙俄帝国被日本成为露西亚,恐露症的名字由此而来。

而恐露症的具体来源是因为一个被沙俄释放的俘虏。

谣言在荷兰商馆的传播下流传开来,一些日本的有识之士信以为真。

他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如儒学家蒲生君平主张向俄开战,要“斩其王,屠其种”。

仙台藩藩医工藤平助认为日本应与俄国通商,将贸易获利用于增强国力,以达到对俄防卫的目的。

随着对俄危机意识的不断高涨,幕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海防政策。

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的恐俄情绪有增无减。

久米邦武在1878年出版的著作中写道:“迄今为止,国人对俄国的恐惧远胜于对英法。人们普遍认为英法与荷兰一样是商业大国,而俄国才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且它时常对别国虎视眈眈,抱有吞并世界之志。”

由于日本民众对俄观的歪曲,导致他们在提及俄国时,会夸张地称之为“坐拥世界六分之一土地的大俄罗斯帝国”。1891年俄国皇太子访问日本时被日本警察刺伤。

事后日本民间充斥着诸如俄舰将炮击大阪、神户。俄政府决议占领九州岛等谣言,使得日本国内一度陷入对俄恐慌的状态。

不仅民间如此,明治政府高层也对俄国十分警惕。

例如参议江藤新平认为俄国文艺虽不及欧洲,但兵强马壮有吞亚洲之志。

所以明治初期日本在北海道推行以抵御俄国入侵为目的的“屯田兵制度”。

另外,西人的记录中也有日人恐俄的记载。如在日工作过的德国人贝尔兹在其日记中写道:“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沉浸在‘不知何时日本也会被俄国吞噬’的恐惧之中。”

造成日本人长期恐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日本人对日俄间非友好历史的记忆,18世纪末俄国数度要求日本开放通商。

遭到拒绝后,俄国于1806年派兵攻击了库页、择捉和利尻三岛上的日本驻军。作为反击,日本拘捕了俄国勘探船船长戈洛夫宁。

两国几经交涉,日本于1813年释放了戈洛夫宁,紧张关系才有所缓和。但好景不长,1853年美国敲开日本国门后,俄国也紧随其后,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下关条约》。

1861年俄国又制造“对马事件”,占领了对马岛,并在岛上建立军事基地,使得日本人对本国领土主权产生极大的危机感。

虽然此后俄国减少了南下举动,但这些非友好的历史记忆使得日本人谈俄色变,当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时,又使日本异常紧张。

二是日本长期受到“俄国威胁论”思想的灌输。江户时期的日本奉行锁国政策,在西方国家中只与荷兰有着贸易上的往来。此时日本几乎是通过荷兰人来了解西方的。

荷兰为了维护对日贸易的垄断地位,向日本渗透俄国威胁论。前文提到的谣言风波,正是由于荷兰商馆的推波助澜才使得此谣言在日本迅速扩散。

风波平息后,荷兰商馆又将夸大俄国实情的书籍介绍到日本,经兰学者们翻译后,在日本国内广泛流传。

该书将俄国彼得大帝描绘成强势君主,俄国在其治理下“悉皆一新”,“欧罗巴大小诸国以及亚细亚北地诸国亦尽皆臣服于俄国”。这样的文字描述使得日本人误以为俄国是欧洲霸主。

再加上英国的政治需要,跟着推波助澜,日本十分忌惮沙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英伦

倔强青铜圣斗士

情书拉群发?谁教你这么重生的

睡醒就困

从长工开始无限转职

江湖人说陈可爱

萌宠直播:我哈士奇称霸世界了?

暴打姜子牙

警校毕业考,你抓通缉犯来顶?

听风观鱼

败家万倍返还,我捧富了父母

泡椒鸡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