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3章 全面摒弃水户学说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03章 全面摒弃水户学说
柳生看了一眼众人,知道他们心思各异,毕竟这群人都是旧时代就掌握政权的人,他的维新也不彻底,出现这样的局面他早有预料。
不过这些年来,他的威望足以压倒这些声音,所有反对他的人都失败了。
之前为了抓住普法战争这个机会,他的维新变法主要集中在提高经济和发展军事上。
通过普法战争,现在日本身上的枷锁就只剩下英国一个,相比较于历史上的明治政府,日本更加自由了。
现在他要全面维新,那就得统一思想,这是最重要的。
他要统一的不仅仅是上层,还有中下层,唯有上下同欲,才能成功。
所以柳生趁着自己威望最高的时候,推动思想改革,发展新文化。
至于什么武士道精神,皇国,神国等等思想全都摒弃,要知道二战的病态日本就是因为这些思想走向了深渊。
就这么说吧,一战的日本和二战的日本完全是两个样子。
一战的日本战斗力那是最拉跨的,连荷兰这样的小国都比不上。
一战期间,沙俄被推翻,苏联成立,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组织军队阻挠红色革命,日本也派兵进攻苏联,结果被红军追着暴打,伤亡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北洋政府的战绩都比日本好看。
当时的日本军队也就比前清好一些,日本陆军也是吃喝嫖赌俱全,也就前清的陆军更烂,要不然日本打的赢谁?
至于日俄战争获胜,主要是沙俄准备不足,日本也是惨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要不是甲午赔款,日本肯定破产。
但是在日本被苏联红军暴打一顿之后,才十年时间,日本军队焕然一新!
这主要是因为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一片惨淡,国内民不聊生,底层军人和百姓并不知道经济危机,只觉得政府里有奸臣,所以底层军人爆发叛乱,出现了二二六事变等闻名于世的政变,那高官是死了一茬又一茬。
但是,没人觉得是天皇的错,即便失败了,也没人觉得自己错了,那些被抓的军人在百姓眼中就是大忠臣,人人上京请愿免罪。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就是那些百姓觉得自己是武士后代,忠君爱国无罪!
再加上武士们总是下克上,他们就把矛头指向高层,就一个字,杀!
然后军部出面偏袒这些军人,百姓们边支持军部,然后一些人就利用这种情绪对外扩张。
相比较于欧洲的法西斯,日本的法西斯绝对炸裂,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病态思想,希特勒上台后,那是优待本国民众,获得支持,日本呢?那是死命的压榨百姓,而百姓甘之如饴,甚至是付出一切支持战争,哪怕是到了最后,也有着同归于尽的疯狂。
这样的日本和一战以及之前的日本完全不一样,和欧洲的德国,意大利等都不一样。
日本往外扩张,不是上层的意志,而是国民的意志,绝大多数人的意志。
这样的疯狂,思想占了很大的因素。
因此,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改造日本人的思想。
不过日本民众长期以来都没有参加政治的经验,即便是历史上的明治维新之后也是如此,所以柳生要走的路还很长。
今日的讨论,他已经看得出来,绝大多数人对于平等一事的反感,但他不会妥协,这件事他必须做,而且要不折不扣的,完整的实行,谁敢阳奉阴违,他就敢要了他的脑袋。
柳生抬手示意所有人都坐下,他起身道:“诸位,时代已经不同了,我们要成为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家,就得学习西洋人的经验。
我们应该给予国民更多的尊重,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况且我们的宪法也是如此规定,大家可不能违背宪法啊。
司法部议定一份人权宣言,到时候交给议会审核,再投票决定。”
新任司法大臣津田真道对此并未反对,因为在德川庆喜当幕府将军的时候,对幕府进行近代化改革。
津田真道在1868年公开发表的《泰西国法论》中明确指出:“许多人住于一个境域中,为了长其公益,增其众利,便有共戴一主,服从其权威者,称之为国。而主长根据定立之条例,掌握使用阖国民之全力之权柄。”
幕府革新,津田真道便制定了“日本国总制度”,实施两院制并赋予全体国民选举权。
因此柳生这才放心的将《日本人权宣言》交给司法部。
不过这份宣言肯定是要给他过目的,不会出现偏差。
他除了要在人权上立法,同时也要在各个方面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不给阴谋家和没有底线的资本家钻空子。
他不会像历史上得明治政府那样全盘学习西方制度,他要建立属于日本的特色制度。
在确定了第一项事情后,他便开始新的话题,不过这依旧是在法律方面。
比如商业,劳动,婚姻,遗产,民法,教育等等各个细分的法律。
在这之前,日本只有一部国家宪法,其他的法律条规还在沿用旧时代的法律。
这么多的法律要确定,对于司法部来说是一件既痛苦又开心的事情,津田真道脸上面带喜色。
这么多的新律法对于在座的官员们来说,这就像是一条条绳索,在束缚他们,让他们无法像旧时代一样肆无忌惮了。
黑田清隆问道:“首相大人,突然之间制定这么多的法律让百姓去遵守,很有可能引发不少问题。”
“问题只有爆发了,解决了,才能消失。如果我们自欺欺人,以为不去触碰就能解决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
国家想要发展,我们就得有改革的决心,绝不能因为一些原因就畏首畏尾。”
柳生眼神十分坚定,语气十分果断。
黑田清隆立马闭嘴,他知道,这件事情不可更改了。
柳生掀开另一页,说道:“接下来,是对商业的维新,之前,我们对于商业的管制还很粗糙,在学习西洋诸国方面,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