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老朱哑然,然后惊异的问道:“那些勋贵,都愿意让出南洋的总督位子?”
比起愿意主动前往美洲担任总督的勋贵,这些文官就显得怂多了。
老朱原本也是担心勋贵会死死捏住南洋总督位子不放,会因此导致和文官起了冲突,会导致朝政不稳。毕竟每一个总督位子,都代表着一股利益,而且还是极大的利益,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易放弃的。
既然目的达到,汤和便起身告退。
勋贵不会让文官知道这个消息,跟他们抢夺总督名额。
老朱微笑着点头,说道:“不就是在那边设立总督府嘛,这件事朕答应了。”
皱着眉头,问道:“可是孤听方孝孺说,南洋现在可是十分的繁华啊,虽然比不上京城,但是比起大明其他大城可一点不差。”
“你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突然上奏,要文官担任总督?”
“你若是一定要去南洋担任总督的话,你就选旧港,或者是吕宋吧。”韩度见方孝孺态度,知道劝不了他,临了嘱咐他一句,便走了。
旧港有着施进卿这个地头蛇,平稳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吕宋,以老朱对吕宋的总是,韩度都不确定老朱会不会让方孝孺担任吕宋总督。
同时,朱标也不免对这些财富眼热,毕竟财帛动人嘛。朱标身为太子,钱的地方也是很多。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坦然收下,韩度给他的四成石炭矿股子。
说着,老朱抬头叹息道:“自从三弟走了之后,和朕说话的人又少了一个。若是你去了那边,那朕就真的没有说话的人了。”
朱标笑着点头,说道:“算算时间,你也差不多该来找孤了。不过你还是有些出乎孤的意料,比孤预计的要来的早一点。”
老朱却是真心不想让汤和折腾,便伸手按住他的肩膀,说道:“咱们老兄弟之间,不用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或者是给文官配上武将,又回到文官治政,武将征战的状态。
朱标笑了笑,没有和韩度绕圈子,直接说道:“孤也不瞒你,孤以为既然是治理一方,那或许文官要比武将更好一些。而且,勋贵这几年一直都霸占着南洋总督的职位,若是长此以往,终归有些不妥吧?”
韩度顿时被方孝孺的话给噎住,在不确定方孝孺究竟知道不知道担任总督会有一成的赏赐。韩度也不敢再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于是便叹息着说道:“南洋可是皇上的财赋之地,你这样贸然上奏,万一要是让皇上以为你居心叵测,那你可就要倒大霉了。”
韩度继续说道:“殿下想想,繁华的总督府可以靠着赋税和贸易,凑上这笔钱。但是那些没有办法贸易的总督府呢?”
老朱也没有留他,笑着点头便答应下来,并且还嘱咐汤和回去多注意休息,有空一定要多进宫找他说说话。
老朱也不会告诉方孝孺,甚至都不会让人知道他每年从南洋捞了多少好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哎,哎~”汤和连连笑着点头,应承下来。
可是,对于方孝孺的疑问没有了,韩度心里又产生出了新的疑问。十分不解的看着朱标,问道:“殿下究竟想要做什么?”
“那上位是答应臣的请求了?”
朱标!
朱标闻言一愣,淡笑着说道:“怎么?你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
“上位这话说的,南洋总督不都是上位来定的嘛,臣和他们都只不过是替上位守着罢了。当然,臣也是有私心的,若是能够做一人总督,为府里增加点收益,改善一下府里人的生活,臣就知足了。”汤和把姿态摆放的极低,将老朱搞搞捧起。
朱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顿时闭口沉默起来。思考良久才道:“其他总督府是什么情况?”
可这样也有两个问题,那就是方孝孺究竟是怎么知道赏赐一事的??这件事只有勋贵和老朱知道,而不管是老朱,还是勋贵,都不可能将这个消息告诉方孝孺。
但是老朱也没有想到,韩度会提议在对面再设立总督府,而且勋贵们竟然也愿意去。想到勋贵愿意离开南洋这个已经兴旺起来的繁华之地,再次去到鸟不拉屎的蛮荒,而且还没有任何的条件,只是请求设立总督府而已,老朱心里就冒出一阵感动。
忽然,韩度想到,还有一个人知道赏赐的事情。
对于韩度的警告,方孝孺却一脸不以为然的态度,说道:“我上奏是希望皇上能够让文官担任总督,治理一方,又不是要放弃南洋,怎么会有影响?而且文官治理地方,本就要比武将合适,说不定还会让南洋更加的兴旺呢?”
就算是方孝孺亲眼看到了南洋的兴旺,想要去担任总督,那他也没有必要上奏啊。他将想法告诉自己,自己难道就不能给他运作?
韩度虽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但是运作一个总督位子的本事,还是有的。毕竟南洋是自己荡平的,总督是自己建议老朱设立的,老朱这几年在南洋捞了那么大的好处,这点薄面他还是会给自己的。
“勋贵一直把持着总督职位,当然不妥。”韩度诚恳的点头,赞同朱标的看法,随后又继续说道:“不过,殿下以为现在文官担任总督的时机成熟了吗?”
现在得到上位的如此挽留,汤和的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若是上位顺着他的话,非要让他去,那汤和哪怕是极有可能会死在去的路上,他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去。
老朱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对于汤和的回答极为满意,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你就不要去,让府里的子侄辈去吧。一大把年纪了,该享享清福了。再说了,朕也离不开你啊。”
当然,真正文武双全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这种人真的太少了,通常情况下文武官员还是泾渭分明的。
来到东宫,韩度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去。见到朱标的时候,发现他正在亲手沏茶。
“你以为,若是一个文官去了,就能够守的住总督府吗?”
韩度依着朱标示意,坐到他左手位置。狐疑的看了朱标两眼,接过茶,疑惑问道:“殿下知道我会来?”
朱标迟疑的看着韩度,眉头顿时皱起,他被韩度提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韩度见朱标显然沉声,只好继续说道:“那就只能够靠着当地特产了,有矿的就让当地土著去开矿,有名贵木材的就让当地土著去砍伐木材。可是殿下,那些土著凭什么听咱们的,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等朱标回答,韩度便叹声说道:“正是因为有着总督府的镇压,那些土人才会乖乖听话。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们会一直服气吗?”
不用韩度解释,朱标都能够想到,土著肯定不会服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