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可以说是袁绍的私人部曲,不被大汉承认的一支异族军团。
虽然这些鲜卑骑兵在面对弩骑营时,几乎要被杀的溃不成军,但其本身的能力实际上被弩骑营克制的死死的,如今没有了弩骑营的威胁,这支鲜卑骑兵在面对征讨高句丽,扶余等国时也是战功颇丰。
袁绍对于部下的赏赐从来不加吝啬,这些年来的辽东赋税也是与日俱增,已经几乎是完全打造成了幽州人口最多的郡县,近六十万人的数量。
玄菟郡也已经成为了公孙度家族扎根的区域,其太守正是公孙度,在经由朝廷任命时,公孙度甚至放弃了冀州刺史的任命,正因为袁绍的缘故,他决定要死死的抱住这条大腿。
再经过一番运作后,其顺利的成为了玄菟郡的太守,接替已故太守公孙域的差事。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之地本就远离雒阳中心,政令不通的情况下,已然成为度辽将军的袁绍自然而言,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这一大片区域绝对的统治者。
而在内地,此时的大汉已经在各种蹂躏之下,民不聊生,到处都充斥着水深火热的局面。
谷物不生,民贱粮轻,而所需缴纳的赋税也同样高的离谱,远远没有所谓的三十税一的说法。
张角应运而生。
面对已经完全没有往日荣光的大汉,张角明白,是时候要做出一次变革了。
于是,其大肆发展太平教,传播道义,以符水治病救人,久而久之,整个大汉从上到下,几乎一多半都选择了信仰太平教,就连那些无恶不作,贪赃枉法的十常侍中,也有人在深宫内与其互相勾连,以此谋取私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万民食不果腹,最终,选择了跟随在张角麾下。
在一声声的声讨中,大汉俨然已经成为了臭名昭著的代名词。
张角见时机成熟,将幽冀,青凉等八州之地教众分为三十八方,每方多者万人,少则六千,为首者称之渠帅。
以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约定时期揭竿起义,同时又到各地郡县府衙张贴告示,再联合朝中宦官徐奉等人打算里应外合。
在起义前的一月,有部众唐周向朝廷高密,致使信徒马元义等一众人被车裂。
张角无奈,只能选择提前起义,自号天公将军。
封赏各级渠帅,弟弟张梁,张宝也尽称地公,人公。
因其多头带黄巾,故而称黄巾贼。
天下黎庶早就对这样的大汉失去了信仰,断断几个月间,黄巾起义的辐射范围竟已经席卷了整个大汉,到处都是战火纷扰。
黄巾军势大,裹挟着万千民意,不少初次见到这样壮举的官吏一时间都不知所措,进而被黄巾侵占州府郡县。
整个大汉都为之震动。
刘宏见事态愈发严重,特诏来吕强,询问其对策。
党锢之祸解除,同时下令,各级郡守县府都可自行募兵,抵御黄巾。
同时,又遣大将军何进统领宫中宿卫,同时派遣天使赴河南尹等拱卫雒阳。
派遣皇甫嵩等一众将领携汉军开启平叛。
在黄巾军势如破竹的初期,整个大汉八州二十七个郡县尽皆陷入战事中。
或许是汉军久未上得战场,面对这些装备极差的黄巾军,却也是被打的节节败退。
此时已然被拜为骑都尉的曹操,被刘宏下令前往颍川与皇甫嵩一同镇压叛乱。
黄巾军肆意屠杀州郡官员,在面对高墙耸立的城池时,黄巾军根本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城中自然而言的就有黄巾信徒骗来城门。
此时的幽州刺史郭勋都被破城而入的黄巾军斩杀。
在黄巾军势如破竹时,正欲打算北上解放辽东辽西等地时,却不想门下教徒有不少人都做出一副拒绝的神情来。
这支黄巾军人数越来越多,在占领了幽州几乎半境时,已然发展到了十余万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得知部众竟然会决定放弃进攻辽东的计划时,身为渠帅的黄龙顿时气不打一出来,正值黄巾势大,此时正当所向披靡,军中却有人大肆宣扬辽东,他自然是不能容忍。
当即派出麾下将其尽数抓捕,经过一番审问后,却没想到,偏向被捕的这些黄巾人数越来越多。
其所言多数都是对那辽东的推崇,甚至有胆子大的悄悄与黄龙叙述着。
那辽东乃是当今度辽将军,袁绍所营建多年,民心所向,无任何不当之处,且其勇武超凡,面对鲜卑骑兵都不曾有丝毫胆怯,如今我黄巾虽众,恐不得其果也。
黄龙闻言却是瞬间勃然大怒,指着对方怒斥道:“我所部披荆斩棘,与那幽州刺史一战也丝毫未曾怯场,斩获大汉军队的首级也不下五千,就连其刺史首级如今仍被悬挂蓟州东门,你却在次大放厥词,涨他人士气,灭自己人威风,究竟是何居心?”
“我意已决,待今日好生修整一番,明日出发辽东,将那度辽将军袁绍的头颅斩下,以此告慰我军逝去同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