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 读(1)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然而翌年春天,安托万遭遇了人生第一次飞机失事,在布尔热机场摔得头骨破裂,随后被军方遣散。康复后的安托万本来想谋求再次进入空军,但由于母亲玛丽的顾虑和未婚妻路易丝的反对而作罢。随后几年,他的人生陷入了低谷。
家财万贯且水性杨的路易丝·维勒默罕既嫌弃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的家境已经没落,也不喜欢他热爱翱翔蓝天的冒险性格,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安托万虽然非常不舍得这段恋情,但他的苦苦哀求始终没能打动路易丝的心,于是两人在1923年秋天解除了婚约。从这个时候开始,安托万度过了三年穷极无聊的日子,他先是在某家砖瓦厂做会计,后来又当起卡车推销员,收入微薄不说,工作也很琐碎。他的烦闷可以从写于1925年的短诗《月色》中略窥端倪:
il est minuit — je me promène (子夜时分——独行的我)
et j’hésite scandalisé(我骇异地停下脚步)
quel est ce ple chimpanzé (那是惨白的猩猩吧)
qui danse dans cette fontaine?(在泉水里翩然起舞?)
在工作之余,安托万写起了小说,试图用创作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其实安托万一直有利用空隙时间写作的习惯,除了热衷于写短诗之外,他也经常给家人和朋友写信,往往随便拿起一张纸就写,而且喜欢给自己写的文字配上插图——他在国家美术学院虽然没学到什么知识,画画的技巧却提高了不少。但他正式写小说,是从这段日子开始的。
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在写作中找到了新的激情,他曾在写给他母亲的信里兴奋地说:“我的小说,妈妈,已经写好一半了。我由衷地相信这部小说是新颖的、简洁的。”这几年勤奋不辍的练笔为他的小说家生涯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26年,在母亲的帮助下,安托万得到了重返蓝天的机会:拉泰科埃尔(latécoère)航空公司聘请了他,让他执飞法国西南部的图卢兹和非洲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之间的邮政航线。上任后他利用空余时间创作了短篇小说《雅克·伯尼的逃逸》(l'évasion de jacques bernis),后来改名为《飞行员》(l'aviateur),发表在短命的文学期刊《银船》(le navire d'argent)上,这是他的小说处女作。
重操旧业的安托万又是如鱼得水,1927年年底被任命为拉泰科埃尔公司犹比角基地的经理。犹比角位于摩洛哥西南部,面向浩瀚无际的大西洋,背靠黄沙万里的撒哈拉沙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欧洲和非洲航线的重要中转站。当时摩洛哥处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西班牙人和土著摩尔人势成水火,他们之间的战争经常殃及无辜的法国邮政航班。安托万虽然不会说西班牙语,但拉泰科埃尔公司的领导层看中他的贵族身份,认为他有能力协调好该公司和西班牙人、摩尔人的关系,于是将他派到犹比角任职。
安托万和三名技术人员在这个极其荒凉的地方生活了将近两年,除了每周两次接待往返图卢兹和达喀尔的邮政专机、偶尔抢救在沙漠中失事的飞行员之外,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每当夜幕降临,安托万就会点燃煤油灯,在海涛声的陪伴下撰写新的作品——《南线邮航》(courrier sud)。这部小说可以说是《飞行员》的扩充和改写,主人公依然是雅克·伯尼,拉泰科埃尔公司的员工,执飞图卢兹、卡萨布兰卡和达喀尔之间的邮政航线。小说讲述的是雅克·伯尼和有夫之妇吉纳维芙的爱情故事,由于这是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显得有点失调:对主人公的职业背景着墨过多,对两人的交往则描写太少。但它的语言非常精致,而且极富诗意,显然是经过精雕细琢而成。法国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在1929年出版了《南线邮航》,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由此——用文学批评家让·克劳德·佩里埃(jean claude perrier)的话来说——“从诗人变成了小说家,而他的两大爱好,飞行和文学,也从此合二为一。”实际上,诗意的语言是安托万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乃至法国大文豪让·谷克多(jean cocteau)曾不无钦羡地说他写的都是“小说的诗”(poésie de romans)。
因为在犹比角基地的表现十分出色,1929年9月,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和另外两个航空史的先驱让·梅尔莫兹(jean mermoz)、亨利·吉约梅(henri guillaume)被派往南美,负责开拓巴塔哥尼亚的航线。这次南美之行让安托万找到了他的人生伴侣:1930年10月,就在即将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返回法国的时候,他邂逅了康苏艾萝·桑辛·圣多瓦(consuelo suncin de sandoval),一个已经两次成为寡妇的萨尔瓦多女性,著名的危地马拉作家戈梅·卡利罗(gomez carrillo) 的遗孀。安托万对娇小美丽的康苏艾萝一见倾心,立即展开猛烈的求爱攻势,康苏艾萝抵挡不住他的死缠烂打,1931年4月和他在法国举行了婚礼。
在追求康苏艾萝的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比戈梅·卡利罗更加出色,安托万费很多心血创作了新的长篇小说《夜航》(vol de nuit)。两人结婚之前曾在法国尼斯度过几个星期的假日,期间和在当地安度晚年的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有过密切的交往。当时年近七十的梅特林克早已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他曾在1911年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是比利时和法国的文坛泰斗。梅特林克虽然是卡利罗生前的密友,但他并不反对安托万和康苏艾萝的婚事,反而对安托万青眼有加,言之凿凿地对康苏艾萝说她的未婚夫必将成为法国最伟大的作家。
1931年出版的《夜航》初步印证了梅特林克的先见之明。小说主角法比安是巴塔哥尼亚邮政公司的飞行员,负责驾驶递送邮件的飞机。有一天雷雨交加,但老板里维埃命令法比安必须按计划出发,以便邮件能够准时送达;于是法比安只好冒雨飞上阿根廷的夜空。法比安出发后,里维埃生怕他会出事,通过无线电和他保持联络。法比安的妻子也在等待他能平安落地。但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急,法比安似乎注定在劫难逃。随后无线电信号丢失,里维埃只能束手无策地计算着法比安的飞机会在什么时候坠毁。这让原本坚信航班应该准时起飞才能赚更多钱的里维埃感到极其不安。小说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法比安显然必死无疑。
因为有大作家安德烈·纪德作序推荐,故事紧张、文笔优美的《夜航》很快取得成功,并顺利地得到当年的费米娜文学奖。获得这个声誉卓著的文学奖之后,安托万变得家喻户晓,成为法国文坛的新星,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夜航》在1933年上映,让作者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