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80章 奇货(6):忽汗城(15)

述律平为了让耶律德光顺利登基,在耶律阿保机去世之后没多久,便宣布主少国疑,由自己来临朝执政。当时的契丹女性参政的限制并不如汉王朝那样严格,再加上原本她也是开国元老,有着皇后的头衔,所以她宣布临朝执政,满朝文武无法反对。

手握大权的述律平在执政之后,将耶律阿保机的旧臣召集在一起,问他们:“汝思先帝乎?”

众臣当然回答:“受先帝恩,岂能不思?”

这个回答完全在述律平的预料之中,她立即回道:“果思之,宜往见之。”

原本是一番再正常不过的一问一答,其中却隐藏了杀机。任何一个皇帝去世,你要是问那些旧臣,你们想不想先帝呀?旧臣都会说想,太想了,做梦都想啊,先帝对我们有恩。

换在其他的地方,恐怕皇后都会说一番感动的话语,但述律平不一样,她的回应特别简单——既然你们想,那你们就随他去吧,这样你们就能在下面天天见面,天天喝酒撸串,夜不归宿都没人管。

述律平就通过这么简单的一问一答,直接将耶律阿保机的那些旧臣全部弄去给耶律阿保机陪葬了,瞬间就铲除了会阻碍自己二儿子耶律德光登基的最强势力。

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述律平将那些旧臣的女眷都叫到自己宫中,告诉她们:“我是皇后,我现在守寡了,你们也应该效仿我,也守寡。”

说完,就把旧臣们直接拖出去弄死了。

哪儿有这种道理呀?我是皇后,我守寡,天下人都得陪着我守寡。当然,这只是她的一个无比可笑,又因为她的身份,无法反驳的卑劣理由。

不管是哪个版本,都可以看出来,当时述律平为了给二儿子登基铺平道路,那是不择手段,想尽了一切办法。以至于后来,她但凡遇到不服自己,或者质疑自己的大臣,都会在听完对方的意见之后,告诉他:“你说得也许有道理,这样吧,你帮我个忙,你下去问问先帝,看看他啥意思,然后你抽空托梦回来告诉我先帝的最终决定。”

然后手起刀落,直接将反对者送上黄泉路,去陪已故的耶律阿保机了。

第十四节 契丹先知

述律平虽然很残暴,但也是一个刚烈的女人,在她执政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整个契丹上下都震惊的事情,那就是她挥刀砍下了自己的右手,送入耶律阿保机的坟墓中去“从殉”。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时铲除异己的述律平,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汉官,这个人叫赵思温,原本呢这人是平州刺史,幽州战役中投降了耶律德光。按理说,他应该是耶律德光的心腹。但是,述律平因为一直提防着一心汉化的耶律倍,加上她一心想维护契丹的传统,所以对汉族的官员都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汉族人和契丹人不一样,述律平只要张嘴对某个契丹人说,你去陪先帝吧,先帝昨晚托梦告诉我,他想你了,这些一根筋的契丹人基本上便会马上自杀。而在这个赵思温这儿,述律平吃了亏,在述律平向他提出陪葬的要求后,这个赵思温直接告诉她:“皇后,先帝当年最亲近的人莫过于你,你干吗不去陪葬呀?我们去,先帝不一定高兴呀,你去,他肯定得乐够呛。”

述律平一听就愣了,满朝文武也都傻了,觉得这个叫赵思温的哥们儿牛x呀,只有他敢这么说,但是述律平却淡淡地回应道:“儿女幼弱,国家无主,我暂时不能相从先帝。”

说完,述律平直接拔刀就把自己的右手给砍下来了……

这一刀,直接震住了整个契丹王朝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也让那个赵思温哑口无言,这让述律平从此之后在历史上有了“断腕皇后”的名号。

述律平从此之后竟再没有为难过赵思温,也让赵思温忠于辽国,死后还被追封为太师、魏国公。

此后,述律平顺利地让耶律德光登基成为皇帝,这个时候,远在东丹国,也就是以前渤海国的耶律倍知道自己没希望了,虽然自己仿照汉人制度成立了东丹王国。

所以,知道自己毫无希望的耶律倍只得躲在东丹国里边装作“乐不思蜀”,但事情哪儿有那么简单?东丹国太过于富饶,兵强马壮,耶律德光担心有一天耶律倍会谋反,一方面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另外一方面直接将东丹国的国都从忽汗城迁到了东平郡(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改名为南京。

同时,耶律德光还将原渤海国的居民大量迁移,这就是忽汗城最终将变成一座死城的直接原因。

当时耶律倍手下的军队大部分都被收拢在耶律德光的麾下,唯独这支“宗主军”还在他手中,一来是因为这是先帝赐给他的,二来这支宗主军原本就是述律平娘家的军队,述律平也不可能拿娘家人开刀。

但最让述律平和耶律德光恼火的是,这支军队因为在先帝耶律阿保机跟前发过誓,要生生世世追随耶律倍,所以即便他们有心想投靠皇帝耶律德光,也只能追随耶律倍,一旦有人要加害耶律倍,哪怕是太后和皇帝,他们也一定会誓死反抗。

所以,在耶律倍得到后唐皇帝李嗣源的邀请时,耶律倍还迟疑着要不要带走这支宗主军。但因为耶律倍担心自己儿子耶律阮的安危,最终这支宗主军留了下来,陪伴在耶律倍儿子的身边,后来又被戏称为“山骑”。

为何要叫这个名字?完全是来源于耶律倍离开契丹之前所写的一首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在诗中,耶律倍将自己比作无力的大山,宗主军后来“山骑”的称呼也来源于此,也算是当时契丹内部对这支军队的戏谑之称。

但是山骑的战斗力在当时的契丹军队中却是较强的,他们分为轻重骑兵两种,重骑兵以近身突击战斗为主,而轻骑兵则以远距离攻击为主,所以在当时被分别称为狼首部与铁鹰部。

当然,这支山骑更没有想到的是,皇帝耶律德光不仅对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很好,对他们也与自己的嫡系部队一样。可是好景不长,多年之后,后唐皇帝李嗣源去世,其子李从厚和其义子李从珂为了帝位内讧,而当时的耶律倍已经有了一个汉名,叫李慕华,还被封了官。

李从珂最终杀掉了李从厚,当了皇帝,但因为猜忌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将其逼得造反,石敬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让耶律德光出兵帮助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狂人日记

鲁迅

小王子

(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 李继宏译

法医秦明:遗忘者

法医秦明

藏天图志(民调局异闻录4)

耳东水寿

黄大仙儿

奔放的程序员

江先生,你心动了

声声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