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朱小塘没头没尾地说道:“赵州桥是著名石匠李春设计的,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石拱桥’。”
刘工桦说:“什么意思?”
朱小塘说:“李春是隋朝的啊!”
刘工桦看了看二枝草包,二枝草包说:“我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朱小塘说:“在欧洲,到了公元14世纪,法国才出现了一座类似的赛雷桥……”
二枝草包说:“噢,我明白了,她说这是一座‘敞肩石拱桥’,早在隋代之前800年就出现了。”
刘工桦说:“小塘,我们现在紧要的是离开,离开!”
二枝草包朝对岸看了看,已经跃跃欲试了。
刘工桦伸手阻止了他:“等一下!”
二枝草包说:“为什么?”
刘工桦说:“说不定这座桥是个陷阱……”
二枝草包说:“没事,我先上,没问题你们再上。”
刘工桦说:“不是谁先上的问题,每个人都不能有意外!”
二枝草包说:“至少它的形状不是假的,就凭它的结构,至少能禁住100个人。”
刘工桦说:“万一它是个幻影呢?”
二枝草包蹲下去摸了摸石桥的护栏:“这是幻影?大人,你别神神叨叨的啊。”
刘工桦还是摇了摇头:“我们顺着外围走。”
二枝草包说:“里面也得去看看啊!”
刘工桦瞪着他说:“我定了16条规矩,第三条是什么了?”
二枝草包说:“你记错了,是第二条——如果意见有分歧,听你的。好好好,听你的。”
于是三个人避开了这座无名桥继续朝前走了。
地上石雕的山峦一直跌宕起伏,它们有两三米高,严重遮挡了视线,颜色都是纯黑的,像墨汁,跟银灰色的水银组合在一起竟然很时尚,但也透着一股冷酷的死气。
又走了一百多米,他们来到了东侧的尽头,水银“河”钻进高大的墓壁内不见了,有点像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洞。
三个人只能顺着水银“河”返回那座石桥。
二枝草包这次不那么积极了,他对朱小塘说:“这次女士优先?”
朱小塘不说话,抬腿就要上去。
刘工桦喊道:“等一下!”
朱小塘回头看了看他。
他对二枝草包说:“你用承重仪测测。”
二枝草包突然迈步了,三步两步就走上桥去,还在上面跺了跺。
刘工桦还是停在原地没有动,大声说:“我让你测测!”
二枝草包说:“这不是没事儿吗!”
刘工桦说:“你一个人上去没事儿,不代表三个人上去也没事儿!”
朱小塘说:“大人!”
刘工桦伸手拦住了她,对二枝草包说:“测!”
二枝草包没办法,只好掏出承重仪测了测,懒洋洋地说了声:“没问题。”
刘工桦这才走上去:“如果你下次再这么冒险,我会没收你全部的装备。”
二枝草包说:“大人,那就等于你替我背包了,你傻啊。”
三个人顺着水银“河”的内侧来到了东侧的墓壁下,然后折向了北方。
刘工桦一直走在前面,他用身体挡着两个年轻人,生怕他们冒进。
黑曜石塑造的山峦一直绵延着,你挡我我挡你,犬牙交错,就像连环的谜语。
朱小塘举起手电筒照了照东侧的墓壁,高大的壁画色彩炫目,就像刚刚画上去的,呈现着秦始皇扩建咸阳、修筑长城、开凿灵渠、开通驰道等等重大工程的场景。
她把手电光收回来了,她不想把刘工桦和二枝草包的注意力引到壁画上去,否则还要扯出那本小说的话题,她打算再琢磨琢磨。
二枝草包却把手电筒照向了壁画,突然停下来,大声说:“哎,你们看!”
朱小塘马上停下来,仰头看去,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壁画上竟然出现了修筑秦始皇陵的场景!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