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也许你是个盗墓的,我们之间互不干涉,别忘了,那个墓门还是我们打开的。”
暗处无声。
“要么你就不是人,你想让我们怎么样?最好给个提示,你可以在地上画个图什么的。”
黄哈哈怼了他一下:“你不要再自说自话了,瘆人不?没吓着他,倒把我吓死了,有能耐你把他揪出来揍一顿!”
暗处始终无声。
前面又有一条水银河从西面弯弯曲曲流过来,差不多七八米宽,最后注入了宽阔的水银海。
黄哈哈停下来,低声说:“这应该是长江了,我们从南海走到了东海!”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书上说,秦代的时候,长江从镇江、扬州一带入海,呈漏斗状,南北距离180公里。到了公元3世纪,入海口变成了江阴一带。到了唐武德元年,崇明岛开始形成,自此河口分成了南北两支,由此入海,和秦代的入海口相差了350公里。
那么,这个入海口应该是现在的镇江和扬州一带。
黄哈哈转身,离开水银海,顺着长江朝西走了。于斯依然不放心脚下,时时刻刻地盯着地形的变化。
两个人走出一段路之后,长江渐渐变窄了,只剩下了一二米左右,又走出了一段路,它变成了一尺多宽,继续走,它渐渐又变成了三四米。看来,这是根据当时长江流域的实况制作的。
北面出现了一条山脉,目测最高处接近了三米,玉的颜色接近墨绿。
黄哈哈问自己:“那是什么山脉了……”然后揉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说:“大别山脉!”
于斯问:“在哪儿?”
黄哈哈说:“你没看见吗?就在那儿。”
于斯说:“我说大别山脉在中国的哪儿?”
黄哈哈说:“湖北、河南、安徽三个省的交界处。”
于斯说:“对了,我们怎么朝中间走了?”
黄哈哈反问于斯:“秦始皇埋在哪儿?”
于斯说:“临潼。”
黄哈哈说:“对啊。这个地宫就是秦代中国版图的沙盘模型,他的棺材肯定放在陕西的位置上啊。”
于斯说:“有头脑。”
黄哈哈又说:“你说跟着咱们的那个人,会不会是个……兵马俑?”
于斯说:“兵马俑是泥做的!”
她说:“你还说这地下有木头人呢!木头能动,土就能动。我听有人说,兵马俑是用活人做的,我们把外面的氧气带进来了,说不定他们就复活了……”
于斯说:“那是瞎传。”
黄哈哈说:“想想真奇怪,自从我们进来,除了蝙蝠,竟然没遇到一个杀人机关,这是为啥?”
于斯说:“你见过刺猬吧?”
黄哈哈说:“啥意思?”
于斯说:“刺猬的刺是朝外的,这座陵墓也一样,我估计,它的机关都在外羡门的外面。而我们爬进来的那个地方已经是内羡门和中羡门之间了,我们等于直接来到了刺猬的心脏附近,这肯定是那些修陵墓的人没想到的。”
黄哈哈朝上看了看:“没那么简单吧?不是说人在做天在看吗,你抬头瞅瞅,天上那么多发光的东西,说不定那都是瞭望口,很多双眼睛正盯着我们呢,现在我们就像你包里的那只小鸡,它之所以还活着,那是因为还没到时候,早晚它会被我们吃掉的。”
于斯说:“你不要拿小玉举例子。”
又走出了几百米,前面有条山脉挡住了去路,水银河从中间穿了过去。
黄哈哈说:“巫山山脉!它在重庆、湖北、贵州的交界处。你看,中间那条缝儿就是三峡,那是我们中国军事的软肋。”
于斯问:“什么意思?”
黄哈哈说:“说起来太麻烦,出去之后自己查。”
在这个巨大的实景模型里,三峡切开了山脉,就像迷宫里的一条弯弯曲曲的通道,不知道进去之后身体会不会被卡住。黄哈哈选择了从上面跨过,于斯跟着爬了上去。
这条山脉都是淡白色的玉,很陡,于斯几次差点掉下来。他们爬到顶部之后,在“崇山峻岭”中爬行了几分钟,来到了一个低洼地带,这里是四川盆地。
于斯曾经驾车横穿这个盆地。
现在,他变成了巨人,即将重走这条逃亡之路。
前面隐约能看到地宫的尽头了,他们转身朝北,迎着远处另一条山脉走去。中途,偶尔可以看到用水银制造的湖,零零星星的,呈现着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于斯时不时就回头看一眼。
地上只有他和黄哈哈的脚印。
黄哈哈似乎不担心背后,她偶尔就抬头看一眼天上,她好像更怕天上的那些发光体。
突然,她冒出了一句:“那些星星在变化!”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