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于斯突发奇想,他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九块地图,接着,他用手机上的抠图软件分别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了一块拼版上,玩起了拼图游戏,他隐隐感觉自己会发现一个奇迹。
果然,几分钟之后他成功了,他竟然拼出了一只完整的大公鸡!
这太不可思议了。
小公鸡的形状并不规则,参差不齐,用东北话说就是“支楞八翘”的,很难拼成一个大公鸡,就像九个小圆摆不成一个大圆,可是于斯不但拼成了,而且和现代中国版图几乎一模一样!
过了好长时间,于斯才把手机关了,装起来。他伸手摸了摸其中一个鼎,凉得刺骨。
他满心敬畏地退开了。
离开坑室的时候,他从旅行包拿出了那个“鎏金鎏银熏炉”,小心地放在了众多宝物中间。
这个“鎏金鎏银熏炉”太重了,他又不需要它,就让它回家吧。
他从陪葬坑走出来之后,黄哈哈看了看他的旅行包:“拿了多少?”
于斯没理她,直接朝前走了。
黄哈哈跟了上来。这次,她和于斯的距离近多了。
她又说:“跟你说实话吧,就怕出不去,要是能出去,我也会背上一袋子。”
于斯还是不理她。
前面又出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入口,黄哈哈说:“就这!”
“里面有什么?”
“都是古书。”
于斯慢慢走下去,这是个长方形的坑室,有众多石头池子,池子里堆满了竹简。竹简浸泡在水里,上面的黑色字迹十分清晰,都是秦代的小篆。
这简直是个水下图书馆!
众所周知,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曾焚书坑儒,不到30天时间,他把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变成灰了,还坑杀了数百名犯禁者。但书上说,秦始皇其实是个好书之人,他曾博览群书,尤其是法家的著作。想不到,他竟然私藏了这么多书籍,并且把它们都带进了坟墓里!
现代人从古墓里挖出竹简,为了保存下来会把它们泡在水中,防止霉变和虫蛀,但当时为什么这么做?还有,这些死水经过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蒸发?为什么没有腐臭?
于斯观察了一下,他明白了——这个陪葬坑正处在地下水的区域,池子底部是土层,水源从源源不断地渗上来,就像一口口水井。
奇的是,每个池子的水面刚好没过竹简,并没有溢出,就是说,地下水渗透的速度和池中水蒸发的速度正好相抵,这是哪位神人计算出来的啊!
黄哈哈也下来了。
她站在于斯背后,低声说:“后面有个地洞,我以为是出口,就进去了……死人就在那里面。”
于斯带着她走过去,来到那个地洞前,钻过去,出现在另一个长方形的坑室里,这里同样都是竹简。
于斯问:“在哪儿?”
黄哈哈朝池子中间的通道指了指。
于斯想拿出电击器,但是又改变了主意——这个女娃身份不明,他不能让她知道自己有个电击器。
他拎着洛阳铲慢慢走过去,果然在一个池子背后看到了那个人,他躺在地上,佝偻着身子,身上穿着褐色的粗布短打,长度在膝盖之上,下面穿着一双破烂的皮质短靴,上面隐约可以看到锯齿纹,鞋尖上还有两条装饰功能的鞋带,已经磨秃了。他梳着扁髻,紧紧贴在脑后,束着一块灰白色的头巾……他背对着于斯,看不到他的脸,因此无法确定他的年龄。他的旁边有个很大的布袋,里面鼓囊囊的,四周散落着几件金银器。
黄哈哈小声问:“是不是死了?”
于斯说:“应该是个汉代人。”他答非所问,其实已经回答了黄哈哈的问题。
黄哈哈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一步:“胡说吧?”
于斯说:“我用空气检测仪测过,这里的空气很奇怪,所以尸体才不会腐烂。我告诉过你,这里就是秦始皇陵。”
黄哈哈又看了看那具死尸:“他是咋死的?”
于斯说:“我没看到致命伤,可能是中了某种毒气。”
黄哈哈问:“我们咋没事儿?”
于斯的大脑里冒出了一句话——还没到时候呢。
黄哈哈又问:“中毒的人皮肤会变色吧?”
于斯白了她一眼:“你是医院的,你问我?”
然后,他就朝着坑室后面走过去了。
黄哈哈不敢一个人留在原地,马上跟了过来。
坑室后面有两个地洞口,分别通向两个正方形的坑室,里面都是池子,加起来,这个水下图书馆里应该有几万册竹简。
两个人无声地观察了一圈,谁都没有碰那些竹简,也没有碰那些水,接着,他们绕过那具死尸,回到了环形墓道中。
黄哈哈靠着墓壁坐下去,开始发呆。
于斯放下洛阳铲和旅行包,站着活动筋骨。
过了一会儿黄哈哈才说话:“于斯,刚才我和你分开之后,我找到了爬进来的那块石板。”
于斯一愣:“真的?”
黄哈哈点了点头:“但是我打不开它。你跟我去弄弄,行不?”
于斯说:“我去也不行。”
黄哈哈说:“你不想出去?”
于斯说:“那块石板只要一合上就不是人力能打开的了,我们试着找找其他出口吧。”
过了会儿,黄哈哈有点绝望了:“你说我还能出去吗?”
她只说“我”,都没说“我们”。于斯一边扩胸一边淡漠地说:“不知道。”
黄哈哈的表情难过起来:“唉,我太任性了……”
于斯突然停止了动作,盯住了这个女孩的脸,他刚刚反应过来——刚才她叫了一声“于斯”,而于斯跟她说自己叫于塘!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