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我们一行六人,申重、我、戴巧姐、蒋纯、丁三和老孔换上了当地老乡的衣服,然后以过路赶山客的身份,步行到了瓦浪山东边的龙旺庄。这一路从午后两点走到了五点,一路辛苦,自不必说。等到了龙旺庄,还没进村,在村口就感觉到夕阳之下的村庄冷冷清清的。村口的路旁有一些飘荡的纸钱浸在泥土里面,破败的农村土屋看着十分荒凉。
这一路走来,无论田里路边,几乎没见几个人,在村前十里地我们碰见几个打柴的,上前去打招呼,也是慌慌张张地避开,完全没有我们之前在孟家村遇见的那种热情。可以想象得到,这十一桩人命案在瓦浪山附近的村民心中留下了多么沉重的阴影,如果不将此事彻底查清楚,绝对会影响到整个瓦浪山乃至南郊人民的正常生活。
因为没有提前通知龙旺庄的基层组织,所以自然也没有人来接待我们,好在老孔在龙旺庄有一个远房亲戚,我们便在那一户人家先行住下。
农村的房子虽然破旧,但是宽敞,主人收拾了一下,弄出两间干净的房间来,男的一间,女的一间,又看着天色已晚,便开始热情地张罗着吃晚饭。不过这都不急,老孔拉着他那远房表叔来到院子前坐下,问询起此事来。那七旬老头一听说要谈这事儿,立刻叫老伴将大门前的红灯笼给点起来,然后低声说道:“这事儿可真玄了,老汉我活了这么多年,可真没有见过这么邪乎的事情,先把灯掌上,免得被那鬼听了去。”
这大红灯笼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挂上,不过天黑莫谈鬼,谈鬼会上身,这道理老人懂的,点一盏红灯笼,壮点儿阳气,免得被鬼寻来,阎王殿里就得走一遭了。
点上了灯笼,老汉这才小声说道:“老胡家的那媳妇呢,其实真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嫁过来,勤快极了,洗衣做饭,有时还下田干活,真是个没得挑理的女娃,让人羡慕。只可惜老胡那两口子,对自家媳妇实在苛刻,总是找茬,听说老胡那老掉牙的货儿,竟然还想着老扒灰——你自己看看,多丢人啊!”
王亚楠将胡晓天一家四口给全部杀害,而且还将其心肝煮成了一锅浓汤,毫不畏惧地将其分而食之,这事情听起来都骇人听闻,在这个同村的老汉口中却多了几分同情的意味,这让我们疑惑不已。再一听,这才晓得胡晓天一家在村子里的名声并不算好,胡晓天的老爹在解放前就是个老混子,投机取巧,胡作非为,而胡晓天更是在运动时期搞风搞雨,做了许多恶事,平日里与隔壁邻居从来不睦,倒没有这个新嫁过来的媳妇儿招人喜欢。
事发的当天,这老汉也曾经去看过。当那小媳妇被押走的时候,老汉瞧见她眼眸中一点儿光华都没有,哀莫大于心死,忍不住地替她心疼。
这话说着说着就有些偏题了,申重问老汉,村子里面有没有一个叫江小雅的媳妇或者姑娘?
老汉摇头,说从来没有听过这么一个女人,又问邻村,也都没有听过。那个年代的农村人,要么大妮,要么二妹,图的就是一个叫得利落,这个名字文文气气的,就像是城里人的叫法。老孔的这个亲戚在龙旺庄生活了大半辈子,对一草一木、村前村后都了如指掌,他说没有,那就不会有什么了。由此可见,那个神秘女人要么就是王亚楠心中的幻象,要么就是此番凶案中藏头露尾的罪魁祸首。
回想起今天王亚楠那爆裂的眼珠子,我们都晓得,这应该是后者。
一句话,那个神秘女人就是我们此番破案的关键所在。
我们吃完晚饭,天已经黑了,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夜探胡家,蹲守一番。如果没有发现,第二天便直接上山去,用那察觉阴气的红铜罗盘指引此番诡案的线索。
是夜,月上中天,夜凉如水,我们六人趁着夜色,朝着胡家摸去。四周凉风习习,左右一看,整个村子宛若鬼蜮。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