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任云舒喜滋滋地说:“我喜欢吃肥肉。”
“你会做吗?不会做的话,我过来给你做。”
兰兰在旁边的餐桌前坐了下来,上午带着父母跑医院,下午回学校上两节课,她现在只觉得两腿发酸。
“你是不是特别累?”任云舒问兰兰。
兰兰轻轻地摇头:“幸好有你帮我挂号,你还没告诉我你会不会做腊肉?”
“网上搜一下菜谱,照着菜谱做应该没问题。”说完,任云舒望着兰兰轻笑,“估计你会觉得我在吹牛,昨天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只要简单编程就能搞定挂号,结果今天还是得去现场。”
“怎么会?感激你都来不及。”
不知道是不是任云舒养有许多的缘故,兰兰感觉他屋里的空气都是香的,而且这种香能让她精神愉悦。
任云舒在兰兰的身边坐下:“你爸检查怎么样?”
“很多检查结果都没出来,有些项目还需要继续检查,不过医生说问题不大,做个手术应该能好。”
“那就好。”
04
兰兰的手机屏幕弹出一条新微信。
她点开一看,然后将手机递给任云舒。
“苏实发来的,说他在老家读书很想北京的老师和同学。”
苏实是兰兰班上的学生,因为没北京户口,这个学期被迫转回老家读书。
兰兰的情绪有些低落:“每次这些孩子给我发微信,说在老家不适应,说很想咱们的学校,咱们的老师和同学们时,我心里可难受了。”
任云舒轻轻叹息:“这些孩子,很大一部分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生活学习很多年,突然有一天要回到陌生的老家去,对他们来说,确实不容易。”
据兰兰了解,有些父母会陪着孩子一起回老家。但大部分的家长,只是让孩子一个人回去,因为留在北京赚钱,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兰兰望着手机苦笑:“虽然我能理解北京的高考政策,但轮到自己学生,真希望他们人人都能在北京高考呢。”
“只要努力,他们还能考回来。”任云舒说。
“每次我都这么鼓励他们,但我知道还是好难。”
05
任云舒温柔地望着兰兰。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去年,也是因为北京高考的问题。
他还记得,那是一个中午,午休时,梅惠心在办公室里与另一位老师辩论。
另一位老师也是班主任,她见班上自己喜欢的学生转回老家读书,心里很舍不得,便感叹:“真不公平啊,这么努力上进的孩子愣是不能在北京高考。”
梅惠心听后,在旁边笑嘻嘻地说:“怎么不公平?如果谁的孩子都能在北京高考,那才不公平呢。其实只要翻翻学生的家庭成员登记表,有北京户口的孩子,父母明显要优秀许多,不管是学历还是工作,都相当优秀。”
“这种人的孩子,教育资源,成长环境,当然要比一般人好,不然怎么体现努力的价值?所以有时候不要怪这怪那,要怪就怪自己父母不争气吧,当时为啥不努力呢?”
那位班主任被梅惠心反驳得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复。
梅惠心接着说:“就好比我的两个高中同学,一个多年寒窗苦读,高考考上北大,一个整天吊儿郎当,大学没考上,然后跑到北京来送快递,现在他俩的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让他俩的孩子享受同样的待遇,本来就是极大的不公。”
“所以啊,不要为这些人感到可惜,也不要觉得生活不公平,生活是残酷的,也是现实的。”
梅惠心正为自己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而感到很满意时,兰兰在旁边淡淡地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不容易的一面,如果脚踏实地在北京送快递,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我认为他们的孩子应该值得同等尊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