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盛唐烟云:天净沙(23)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起来,起来,赶紧起来!”王十三的心肠登时软成了一锅面条,慌不及待地蹲下去,用双手将刘馆搀起。扶到半路,猛然又想起了什么事,把脸一板,大声说道:“你当我徒弟可以,但我可得把丑话说前头。武艺全是炼出来的,从没有什么捷径。如果若是吃不得苦,就趁早向大人讨些钱,在城中开个小铺子去讨生活!别跟着我丢人现眼!”
“师父放心,徒儿不怕吃苦!”小刘馆向王十三做了个揖,郑重答应。
“那就好,那就好!”王十三将孩子拉到自己身边,唯恐被别人抢走了般护在手臂之下。大伙看到他这般模样,忍不住哑然失笑。随着笑声,院子里的灯火便明亮了起来,天空中的北风也变得不那么刺骨。
“师父,徒弟也有个请求,希望师父能答应!”小刘馆从王十三腋下探出半个脑袋,小眼睛滴溜溜乱转。
“说罢!只要有道理,我就答应!”王十三越看小家伙越觉得顺眼,信口答应。
“我,我前一个师父,其实,其实也是个好人。”刘馆看着王十三的脸色,慢吞吞地祈求,“他,他死得挺惨的。我,我想给他立座像样点儿的墓。我,我没钱儿,师父,师父你能不能先,先借我一点……”
“你个臭小子!”王十三没想到徒弟第一次开口,就是向自己借钱。扬起巴掌,就给了对方一记。甭看手落得挺快,打在身上却轻飘飘的,根本没什么声音。“好吧,算我上辈子欠你的。他的遗体已经被葬在城外了,明天一早,咱们就请木匠打一副漂亮棺材。重新安葬了他。”
“谢谢师父!”小刘馆立刻又跪了下去,冲着王十三重重磕头。
王十三伸手将徒弟拉起来,突然间心中好生感慨,“你那师父,其实也算个人物,就是运到差了一些。不过,有你这么一个徒弟,他死后估计也能闭上眼睛了。你以后跟着将军大人好好干,混出个人样来!他死后有灵,也会觉得高兴。这些其实都是废话,我估计,不用我啰嗦,你将来也不会辱没了他。”
“王校尉,是不是想儿子了!”亲兵们看到王十三满脸慈爱,笑呵呵地打趣。
闻听此言,王十三脸上的柔情立刻消失不见,将胸脯一挺,气沉丹田,“滚。大丈夫惟愿马革裹尸!老子还没当上将军呢,哪有功夫想家?!”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周围的气氛也愈发轻松。王洵跟着大伙笑了一会儿,心中的郁结消失殆尽。冲着十三挥挥手,低声叮嘱,“今天放你一晚上假,你先带着小家伙下去吃饭吧,不用跟着我了。”
“将军大人您……”王十三楞了楞,凭着直觉追问,“您还有公务要处理么?已经这么晚了,并且天上还下着雪!”
“本来没有,但现在有了!”王洵指了指小家伙,笑呵呵地解释,“我得先找个人问问,那些流落在各城主手下的弟兄,现在基本上是什么情况。等问清楚了,也好找各城主、国主们当面要人!”
话说得虽然轻松,具体实施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当年高仙芝带领着安西都护府两万正军,五千多辅兵,连同拔汉那、葛逻禄、白水城仆从一万余,总计近四万大军与大食人决战,危急关头,却被葛逻禄从背后狠捅一刀,以至于全军溃败。最后撤回安西境内的弟兄,还不到两千。剩下的要么做了孤魂野鬼,要么被大食联军俘虏,专卖给了药刹水沿岸各地诸侯。
那些辅兵当中,多是些工匠、马夫、兽医之流,因为没什么战斗力,且具备一技之长,所遭受的境遇还好,即便被买走后,也能在新主人家中混碗温饱饭吃。那些纯战斗兵种,则被视作了眼中钉。大食人将他们钉上镣铐,分散发卖。新主人则日日派他们做最重的活,吃喂牲口的东西,还不肯将脚镣打开,唯恐他们暴起反抗,或者找机会逃走。
眼下药刹水两岸诸侯虽然都奉大唐为主,王洵却无法强令他们交出当年的俘虏。首先,双方是盟友关系,一道攻破了柘折城。无论诸侯没出没出力,都没有打了胜仗反而要交出一部分奴隶道理。其次,王洵手中兵力只有两千出头,单独对付任何一路诸侯都不甚充裕。凭着大胜之威,还能暂时震慑住各路盟友。万一把盟友们都逼到对立面,他将面临的局面,可不止是前功尽弃那么简单了。
反复思量之后,他认定此事不能用强力逼迫。而与诸侯们比拼阴谋诡计的话,他和宇文至等人就显得太嫩了些。并且对诸侯们的心思也算不上太了解,无法做到知己知彼。
“大人何不把姓麦的家伙找来问问?”万俟玉薤见王洵想得辛苦,凑上前,低声提议。“与诸侯打交道的话,他肯定比咱们在行!”
王洵心中对麦尔祖德的信任还有所保留,并不想让此人参与过多军中事务。然而此刻他麾下也的确没有谋士可用,想了想,低声问道,“这么晚了,他还没走么?”
“属下刚才出去吩咐人拿木炭时,看见他正往后宫那边去!这会儿,应该还没有离开!”万俟玉薤做侍卫做得很尽职,很多王洵自己没注意到的细节,他都记在了心里。
经此提醒,王洵才想起来,自己白天曾经准许麦尔祖德到大宛王宫中去安慰他的两个女儿,便笑着摇了摇头,低声吩咐,“那就把他找来吧。连同沙将军和黄将军,如果还没休息的话,也一并请过来来。对于这里的情况,他们两个肯定比我熟悉!”
“诺!”万俟玉薤拱了拱手,快步退下。不一会儿,便将麦尔祖德、沙千里、黄万山三人请到了议事厅。三人不知道王洵找自己的目的,一进门,便拿出份手稿来,由麦尔祖德带头说道:“启禀将军,关于开释俘虏的事情,我们已经商量出了一个大概办法。但是我等才疏学浅,其中难免有遗漏之处,还请将军不吝指正。”
说着话,双手将手稿捧到了帅案之前。
“这么快?!”王洵有些惊诧三人的办事速度,一边伸手去接,一边笑着褒奖。“有劳三位了。王某还以为至少需要等到明天呢!”
“主要是沙将军和黄将军见识高明,属下只不过帮忙拾遗补漏而已!”麦尔祖德为人乖巧,知道自己这个新投靠者,无论如何都不能跟王洵身边的老弟兄相提并论。所以甘愿俯身做小,把功劳全向沙、黄两人身上推。
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都是磊落汉子,倒不肯贪图这点儿小便宜,赶紧摆摆手,笑着否认,“大人别听这厮谦虚。整个章程基本都是这厮拿出来的,我们两个根本没帮上什么忙!”
“两位将军客气了。没有你们二位把关,小人怎么可能做事如此顺手!”麦尔祖德天生一条老泥鳅,言谈之间,便拉近了与沙、黄两人的距离。
他越谦虚,沙千里和黄万山越不好意思,齐齐冲王洵拱了拱手,大声解释,“麦参军熟悉民政,做事非常有条理。我们兄弟两个今天跟在他身后着实受益匪浅!”
“是两位将军看得长远,不像属下,总是顾着眼前那一点点光亮!”麦尔祖德也向王洵拱手,死活不肯居首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