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盛唐烟云:关山月(11)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原来二郎把自己给代了进去!原来二郎居然这么在乎我。一股惊喜和一股感动交织而来,迅速填满白荇芷的胸口。“二郎……”她嗔怪地白了对方一眼,轻声呼唤。先前的所有隔阂,转眼之间荡然无存。
“在来的路上,我已经想过了!”见白荇芷不再怀疑自己,王洵将自己心中的打算一一道出,“云姨给我安排的那些女子,我一个都不喜欢。但我想娶你做正妻的话,的确又面临很多麻烦……”
见白荇芷试图插嘴,他摆摆手,将语速提得极快,“你先听我说。规矩都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我现在人微言轻,自然奈何不了规矩。但我准备去安西,去投奔封四叔。那边立功的机会多,有他照应,我升迁的速度也会快一些。”
“另外,也恰好能躲开云姨给我安排的那些女人。等我身上有了军功,就可以用来给你谋出身。即便还是无法让你做正妻,至少,可以给你一个媵的身份,并且让衙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白荇芷先前还想开解王洵几句,听到一半,整个人便呆住了。静静地凝望对方棱角分明的面孔,静静地听对方勾画两个人的未来,再也不想把眼睛移开半寸。
毫无疑问,王洵的想法非常幼稚,实现起来困难极多,并且所消耗的时间,也不止是一年两年。但他心中的坦诚,却能清晰地感觉得到。白荇芷不敢辜负这种坦诚,虽然在此之前,她为了抓住王洵这个有钱且大方的金主,曾经使用过不少小心思。
终于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完了,王洵咽了吐沫,带着几分期待追问:“你觉得怎么样?如果可以,我现在就去找红姑谈。”
“二郎……”白荇芷张了张嘴,想说几句话表明心迹,却突然发现自己所擅长的全部语言都很虚假。那些都是用来对付客人的,说给王洵听,简直是在侮辱对方和自己。此刻,只有淌在眼里的泪,干干净净,不带一点掺杂。
“如果你不愿意,还可以慢慢想办法!”见对方未语泪先流,王洵瞬间又失去了自信,“反正,我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的卖身契从红姑那赎回来。你自己拿着,先从锦华楼搬出去。将来即便不想嫁给我,也还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说到这儿,他突然觉得自己很伟大,一转身,便准备下楼去跟老鸨谈价钱。脚步还没等走到门旁,又听见白荇芷在背后轻声喊道:“二郎,我怎么可能不愿意?你这瓜娃子,先别忙着去找红姑……”
“噢!”王洵被白荇芷娇柔的声音叫得心头一颤,茫然回头。却赫然发现,自己一直朝思暮想的白荇芷微笑着抬起手,缓缓抽下了头上发簪。
注释:
[1]国子监,隋唐的中央最高学府,同时兼管一部分科举选拔功能。内设经、史、医、算等诸多学科。由博士和助教对适龄学子进行深造。在唐代,国子监博士还可以弹劾官员,抨击时政。宋后渐渐变成了专门的教职。
[2]开元二十三年,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由丞相李林甫和陈希烈持节颁旨(相当于证婚)。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带领儿子儿媳去温泉宫。二十九年春,突然下旨命儿媳出家为女道士。不久召之入宫侍寝。
[3]唐代武官常服外有装饰刺绣,称为袍。胸前刺绣麒麟者为各镇领兵的将军,或者禁卫军首领。
[4]安禄山的父亲为来历不明的西域胡商,母亲为突厥巫女。其本名为轧荦山,与亚历山大同音。
[5]四诗。《诗经》的四体:《风》﹑《大雅》﹑《小雅》﹑《颂》。
[6]明经,唐代科考的一种方式。将儒学典籍分段摘抄下来,让考生填空。借以比较对典籍的熟悉程度。因为难度比较低,所以即便考中了,也只能到各部充当小吏,负责抄抄写写。
[7]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意味着成年。王洵今年十八,所以没有加冠。
[8]朱雀门,大唐皇宫的正门。
[9]杨贵妃在少女时代嫁给寿王,被封为妃。与对方共同生活了五年。之后被玄宗看上,先命其“主动”出家为道士,然后进入皇宫为妃子。如果帝王家有爱情的话,我不敢相信,她会不爱同龄的寿王,而爱上比自己大了足足四十岁的玄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