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开国公贼:满堂笏(35)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老窦不能成事,我早就看出来了。不光我,跟你交情最深的老石头,也早就看出来了!”殷秋也跟着叹了口气,幽幽地反问。“可我们只能跟着老窦干。你知道为什么么?”
程名振被问得楞了一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给出答案。见他眉头紧皱的样子,殷秋哑然失笑,“因为我们跟老窦都是一样的人。都是大字不识多少的穷汉子。而你程小九不同,虽然家道中落了,但小时候也曾大鱼大肉过。所以你可以投靠李老妪。我们不能。老窦虽然有些不争气,但坐了天下,是俺们这些穷汉子的天下,知道俺们这些穷汉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你家李老妪呢,他穷过么?他跟杨广表兄弟两个,谁做皇帝有什么分别?你九头蛟所效忠的大唐,跟已经被咱们砸烂的大隋,又有什么分别?”
“你这不知好歹的死囚!”没等程名振说话,公孙将军又冲了上来,挥拳欲打。程名振赶紧将其抱住,恳请对方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要跟殷秋一般见识。姓公孙的将军挣了几下,没程名振力气大,只好放下手来,大声说道:“这号人,根本不值得程兄弟你替他求情。昨天李世籍拿自己的功名换单雄信的命,咱家秦王殿下都没答应。唯独给了程兄弟你这个面子,谁料他们还给脸不要。我今天打服了他,是为了他好。如果任由他一味地嘴硬下去,程兄弟你即便跟秦王殿下的交情再深,恐怕也救不了他!”
“殷某误了窦王爷的大事,早就该死了。”殷秋冷笑着,给了程名振一个清晰的答案。“今天在牢里这些兄弟,也早就没了活下去的念头。程兄弟你的好意,我们大伙心领了。但想让我等向大唐服软,却是白日做梦!”
公孙将军见其死到临头,依旧嘴硬,气得抬脚欲踹。程名振硬拖着对方退出了数步,叹了口气,黯然道:“罢了,人各有志,谁也不能勉强。公孙兄弟别难为他们了,我跟他们毕竟同事一场。好好摆顿酒席,给他们践行吧!”
“早就不该替他们费心思!”公孙武达向地上啐了一口,转身走开。
程名振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殷秋等人都不可能改变求死之心。只得掏出钱来,求狱卒对殷秋等人多加照顾。那临时充当狱卒的小校也是李世民的心腹,知道秦王殿下一直很看重程名振,将程名振送来的钱袋向外推了推,笑着说道:“他们这些人虽然一根筋,却也算得上硬汉子。即便侯爷不说,我等也不会难为。侯爷这几天尽管派人送酒送菜便是,有我老张在,保证让他们吃饱喝足!”
程名振连声称谢,出牢安排人手去置办酒菜。不一会儿,亲兵从洛阳城中刚刚恢复营业的酒楼中把菜肴送至,程名振站在牢房门口,却不知自己该不该进去敬众人一杯送行酒。牢房里边关的都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硬汉子,自己这条九头蛟进去,与里边的人是如此地格格不入。
数日后,李世民下令,将王世充和窦建德麾下罪大恶极和执迷不悟者,斩于洛水之畔。其中,窦建德有部将三十一人。包括程名振熟悉的杨公卿和殷秋。
洛水再为之赤。
chapter 6 功贼
“若有可能。臣恳请陛下,在朝堂上,让寒门和士族,富贵和贫贱,每一类人,都有让自己的愿望直达天听的机会,让每一类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然后,再由陛下定夺!”程名振提高了声音,郑重请求。
能做的事情就这么多了。他无法决定这些话能起到什么效果。作为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他无法改变整个世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尽一分力,尽一分力,让自己,让自己周围的人,让跟自己同样的人,活得更好些,更顺利些。不让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祸事,再与其他人身上重演。
他认为自不是懦夫,不是。
杀完了人,立完了威,来自京师的第二份圣旨也就到了。诏令交江夏王李道宗坐镇洛阳,负责继续安定河南;诏令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刘弘基、长孙顺德、张亮、牛进达、夏侯威等文武官员立即领五万兵马北上,接受夏王窦建德所辖各郡;诏命李世民、李元吉以及在洛阳之战中立下赫赫功勋的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交割地方事务,押解王世充、窦建德,回京献俘。
中官宣读完圣旨,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仔细一打听,方知窦建德麾下的左仆射裴矩和右仆射齐善行二人日前已经携裹着窦建德幼子向大唐输诚了,河北南部八郡不战而定。
既然窦建德的余部已经投降,便无须再劳烦李世民带领天策府众将去牛刀杀鸡。所以班师回京也在情理当中。只是大伙拼死拼活种了一年的果子,临熟之前却被别人给摘了,未免有些齿冷。李世民料定父亲又听信了谗言,准备削弱自己的力量,心中非常不快。因此在归途中命令诸将摆足了凯旋之师的架势,穿州过县,趾高气扬。有地方官员不堪其扰,上本向李渊告状。李渊读完这些奏折,默然无语良久,命太监在书房外焚之。
作为洛阳战役的有功将领,程名振、王二毛两个也在班师回京的队伍当中,由于武士矱这层关系,李世民待二人很是客气,给他们安排在队伍中央稍稍偏后的位置,与李世籍(徐茂公)、宇文士及二人待遇等同。
王二毛当年在黄河岸边,以五百轻骑硬撼苦卫文升五千铁甲,危急关头,曾经被李世籍率领瓦岗军所救。其后李世籍想方设法拉拢他,希望他留下为瓦岗效力。但王二毛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巨鹿泽一干兄弟,因此利用李密急于往河北渗透的机会跑了回去。如今巨鹿泽和瓦岗寨都成了过眼烟云,王二毛和徐茂公二人却在唐营相遇,提起当年的往事,俱是不胜唏嘘。
宇文士及半生历尽沧桑,因此变得谨言慎行。无论王、徐两个说得如何热络,只是在一边默默旁听,从不插言。程名振本来就是个锯嘴葫芦,这会儿正为殷秋等人的被杀而感到难过,更是沉默寡言,一整天也难得开一次口。
到了晚上,大军在黄河岸边宿营。程知节等瓦岗旧将过来找徐茂公喝酒,顺便把其他三人也请了过去。程名振酒量浅,喝了几盏,便借口不胜酒力退了出来。回到自家营帐中,又被暑热折腾得浑身难受,只好换了件阔大绸衫到帐外吹风。
十里联营,处处欢声笑语,灯火辉煌。立下大功的将领们都得了不少赏赐,志得意满。士卒们也因为看到了回家的希望而兴奋不已。猜拳声,行令声,夹杂在此起彼伏的俚歌声中间,顺着夜风传出老远,直到被来自北方的更大一股声音而吞噬,才慢慢溶入夏夜,溶入四野里的黑暗。而黑暗当中,那种龙吟般的声音,却始终慷慨激越,连绵不断。
那是来自黄河上的涛声,未曾因为尧的贤能而减弱,也未曾因桀纣的残暴而激烈。从古至今,千年依旧。
程名振信步出了营,慢慢向黄河畔走去。几名忠心耿耿的侍卫想跟上来,被他摆手拒绝了。“没事,我去河边吹吹风。这么大的营盘摆着,谁还敢过来招惹我?”望着惶恐不安的侍卫们,他笑着解释。然后迈开双腿,将所有喧嚣甩在身后。
季节已经是盛夏,黄河水的流量变得很充沛。没等走近,耳畔中剩下的便只有轰鸣不已的涛声。那涛声如万马奔腾,如惊雷滚滚,拍打着他的胸口,拍打着他的肩膀,令他浑身上下暑意尽去。却又一股火辣辣的滋味再度从内心深处涌起来,烧得他口干舌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