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开国公贼:满堂笏(7)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不瞒崔大人。我洺州营弟兄还真是又饥又渴。嗨,都是乡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烦劳崔大人提前跟城里的父老打个招呼,就说程名振是个粗人。麾下带着一群粗坯。如果进城后有冲撞的地方,还望原谅则个!”
“不敢,不敢。谁不知道大人治下军纪严明!”崔商听得心里一哆嗦,赶紧出口阻拦。“小的这就回城里去,跟父老们商量出一份劳军物资清单来,无论如何,保准让大将军满意!”
“那就有劳崔大人了!如果安阳城内有校场的话,最好给打扫干净。这样,大军有了住的地方,就不会扰民了!”程名振笑着拱手。窦建德如果领军回扑的话,凭着洺州营这点儿兵马,根本不可能将魏郡守住。而大唐现在四面作战,估计一时半会也抽不出兵马协防魏郡。所以与其让窦建德轻松将魏郡夺回去,不如自己先将城内刮个底朝天。反正城中大户的钱财也未必是好道上来的,劫了它,刚好拿到山那边去给弟兄们安家。
能让程名振松口,崔商已经喜出望外。根本想不到程名振打着捞一票就撤的念头。眼珠翻转之间,他已经琢磨好了该如何去凑份子。怎样尽可能的让城中其他几家大户多掏钱粮,保全崔氏的家族利益。至于窦建德往日的善待之恩,早就被他丢到千里之外去了。只要不听到熟悉的角鼓声,绝对不会主动再想起来!
“去吧,回去跟城里的人说,在你们翁婿二人的努力斡旋下,我不会伤害任何无辜!”程名振挥了挥手,示意崔商可以先行告退。
“那,那我就头前替大将军清扫府衙去了!”崔商做了个长揖,试探着问道。
“去吧!”程名振用力挥手,“来人,选二十名侍卫,保护崔大人回郡城!”
左右答应一声,立刻簇拥着崔商而去。带众人的背影去远,程名振将目光从军帐门口收回来,笑着问道:“魏郡已归大唐版图。不知道郡守大人今后有什么打算?”
“我,我。待小老儿完成大将军交代的事情,就准备收拾行李,回乡去了!”麴稜叹了口气,很不甘心地回应。他先前只求保住性命,如今,可以确定自己性命无忧了,心里边立刻又多出几分其他渴望来。
“大唐天子向来仁厚。如果麴郡守有力气亲自到长安献上魏郡的舆图和户籍的话,也许能让陛下高看一眼也说不定!”程名振笑了笑,替麴稜指出了一条捷径。
“多谢大将军!”麴稜膝盖一软,立刻又跪了下去。“如果能蒙陛下垂青,麴某此生不敢忘记将军高义!”
“我不过念你在地方理事多年,为国求贤罢了。你千万不要客气!”程名振侧开半步,不肯接受麴稜的谢意。从对方今天的表现来看,到了长安,此人肯定会闹出一堆笑话来。但越是如此,越显得洺州营今天这仗胜的轻松。既然对手如此不济,那么洺州营取胜就全凭运气,具体的实力,就没必要被高看一眼了。
数日后,程名振的报捷文书,和魏郡太守麴稜的请降信一道送至了长安。李渊君臣粗粗一揽,立刻笑得合不拢嘴巴。
五千人攻下一个郡,自己损失只有区区数百。哪怕是朝中那些百战名将出马,恐怕不会做得比程名振出色。尤为难得的是,取得如此大胜之后的少年人居然不肯贪功,而是把成就完全归在“大唐皇帝乃天命所眷”和“对手不战自乱”这两点上。
“这小子,身上颇有大树将军之风啊!”放下军报,李渊笑着点头。
大树将军冯胜是汉光武刘秀的心腹。在光武帝重建大汉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此人从来不争名夺利,每次打完了仗,当众将都忙着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他总选一棵大树靠上去,静静休息。长此以往,众人便以大树将军称之。而刘秀有因此更器重他,把很多重要的战斗都交给他来完成。
“恐怕真如他自己所说,借了陛下的运气而成事!”东宫詹事李纲受人所托,不想让程名振的仕途太顺利,因此笑着上前搭腔。“麴稜乃前朝老臣了,为人素来持重。这回冒冒失失从高墙后走出来野战,还被洺州营截杀于道,显然是受了别人的摆布!”
“军报不是说了么?郡丞弄权,窦建德又犯下了临阵换将的大忌!”另外一名前朝遗老朱守德点点头,笑着附和。“不过这也正说明了,我大唐乃天命所归。凡与我大唐为敌者,肯定会稀里糊涂犯下大错!”
“陛下洪福!”其他臣子互相看了看,齐声道贺。
“嗯!”李渊被拍的非常舒坦,捋着胡须点头。最近一年多来发生的事情,的确让人觉得连老天都在照顾大唐。先是西楚霸王薛举病死,去掉了在唐国西北最大的隐患。然后是杜伏威宣布易帜,将淮南数百里江山双手奉上。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整个中原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瓦岗军居然兵败如山倒。被王世充偷袭之后,再也没能缓过元气来。如今李密已经被洛阳军压缩在东郡一角,败亡在即。大唐国打着出兵调停的名义东进,趁机招揽了不少难得的英才。
如今瓦岗军主帅李密已经放弃了野心,私下派人跟大唐商讨归顺后的待遇。李渊非常爽快地承诺,给李密高官厚禄。唯一的要求便是,希望对方能帮忙联络徐茂公,将汲郡和黎阳仓献给大唐。
如果李密能完成任务的话。大唐在河北的力量就对窦建德形成了夹击之势。日后平定河北也就事半功倍了。
想到这些,李渊心情就十分愉快。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朕是天佑之君,程将军也是个难得的福将。该给他记的功劳,还是不能吝啬的。朕记得他现在的爵位是开国县伯吧,破敌,俘将,夺城,三项功劳加起来……”
“陛下赏识程名振,是他的福分!”太子府詹事李纲赶紧躬身施礼,拦住李渊的话题。“但他少年得志,官升得太快,恐怕内心浮躁轻狂,日后反而招祸!”
“哼!”没来由被人扫了兴,李渊脸上立刻浮现了一层阴云。但转念之间,他便又想起了不久之前程名振委婉拒绝了太子招揽这件事。将心头的怒火往下压了压,笑着说道:“也是,才二十出头就封侯,未免太快了些。算了,朕这回不提高他的封爵了。施恩于其家人吧。裴卿……”
“陛下,程名振尚无子嗣。其父乃前隋府兵将领,被卷入贺若降价的冤案,发配塞上,下落不明!”听李渊叫到自己,裴寂上前数步,躬身回应。
“这样啊!”李渊有点儿为难了,“他没拖你帮忙寻亲么?”
“臣查遍了前朝兵部的存档,只找到了一个名字。前朝三度征辽,两度抗击突厥,边军都曾参与其中!”裴寂点点头,坦然承认。
“唉!”李渊非常惋惜地叹了口气。“如此,程老将军恐怕已经为国捐躯了。也罢,朕给他平反昭雪,恢复他的职位,追赐光禄大夫散职。他的妻子、母亲,都赐一份诰命吧!”
“程老将军如果泉下有知,也会感念陛下的恩德!”裴寂躬了躬身,替程名振道谢。“陛下不如再增些食邑与他。也省得有人说我大唐不赏奇功!”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