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隋乱:水龙吟(49)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慕容罗眼圈微红,拳头握得咯咯作响。五十几条生命,其中还有三个校尉,一名兵曹,一名参军,最后却只换回来宇文化及兄弟两人被贬斥回家的结局。私卖军粮,勾结外寇,如果是普通人犯了这些罪行,恐怕早已经被尽诛三族。宇文家犯了,却得以安然无恙。
这就是大隋朝廷,庶民稍有过失,便是罪不容恕。而官员和世家子弟纵使杀人卖国,亦情有可原。李旭觉得自己的心头发堵,仿佛有一股烟哽咽在喉。他又端起一盏酒倒进嘴巴,感受着那火辣辣的味道的同时,强行将自己的怒气压抑住。
他已经是冠军大将军,封疆大吏。他必须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思维。“慕容兄建议我把当年雄武营的弟兄都挖过来么?我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让大伙顺利过来,不至于受到某些人的刻意非难?”
“这几年咱们的老弟兄走得走,散得散,留在雄武营的已经不多了。那晚又枉死了不少,剩下的军官中,不属于宇文家一系的也就十几个。陛下既然已经封了你为冠军大将军,你在旧部中选几个幕僚,估计没人能说出什么闲话!”慕容罗顿了顿,毫不犹豫地回答。
“宇文家刚刚遭受到重击,此刻你从雄武营要人走,宇文士及绝对不会为冒着跟你闹翻的危险去留难几个低级军官。况且这些人走了,对他宇文家完全控制雄武营不乏好处。”独孤林看问题的角度与慕容罗不同,给出的答案也更令李旭满意。想了想,他又苦笑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从雄武营拉一些兵走。虽然没有处死宇文化及兄弟,短时间内,陛下也不会愿意看到宇文家的力量过于庞大!至于宇文家受冷落的时间有多长,我就不敢保证了。你若是做得太过分,老贼缓过一口气来后,少不得会主动找你麻烦!”
“宇文化及执掌天子六军里的中军,宇文士及执掌雄武营,两兄弟的麾下几乎囊括雁门城内的全部士卒。所以陛下才不放心,借着要留仲坚兄问话的由头让你带着汾阳军保护他。仲坚兄可以派人先将两个受重伤的旧部接过来。然后再以他二人的名义写奏折给杨广,说二人经此一事后,自觉难以面对宇文士及。陛下念着他们二人的功劳,肯定会顺水推舟!”李世民冷静地在一旁补充。至于宇文家的报复,他不认为值得考虑,“宇文述老贼和裴矩等人不同,此人一直欲将你除之而后快,无论你是否继续得罪他,双方的积怨已经这么深,他都不会让你舒坦!”
敌人的敌人便是自己的盟友。旭子明白李世民的建议中不无私心。他即将控制的六个郡与李渊治下的河东道唇齿相依,双方的确也应该是共同进退的盟友。想到这层,旭子笑了笑,坦言道:“便依照诸位兄弟之言,我即刻安排人去做。但有些具体事情,还得请慕容兄代劳。我毕竟初掌汾阳军,可能会一时脱不开身……”
“愿为李将军奔走!”慕容罗挺直身体,叉手施礼。能对当年的上司有所回报,他心里很是高兴。
“慕容兄这便错了,是我拜托慕容兄办事,施礼也该我向你施才对!”旭子偏开半步,拱手回了半个揖。随后,他将目光转向李世民,笑着问道:“世民,我借用你的人,不会给唐公带来麻烦吧?”
“无妨,无妨。他们是咱李家的部将,仲坚兄的吩咐,自然就相当于李家的吩咐!”李世民笑了笑,给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答案。“况且大伙都是朋友,彼此之间帮些小忙,还分那么清楚做什么!”
“好一个唐公府的李二!”独孤林的目光刷地一亮,笑容顷刻间涌满了刀削般的脸。在他看来,慕容罗在劝说李旭招揽旧部之前,应该早就与李世民通过气。而李世民之所以带慕容罗前来赴宴,估计也与雄武营的事情密切相关。此举背后除了交情外,恐怕包含着许多赤裸裸的利益纠缠。而难得的是李世民把一切安排得不留痕迹,并且给人的感觉是他在诚心诚意的帮李旭的忙,不求任何回报。
他不准备将这层窗户纸挑破,在这混乱的时局中,哪怕是一丝表面上的温情都难能可贵。李旭不是傻子,最终应该能觉察到李世民的背后安排。而这些安排从根本上讲,对汾阳军有益无害。
最关键一点是,此举可以极大地消弱宇文家的势力。对于独孤林自己而言,宇文家的势力小一分,他所捍卫的这个朝廷便更安全一分。
“干!为慕容督尉的好主意!”微笑着,独孤林举起面前的酒盏。
众人纷纷响应,又继续开怀畅饮。谈些军中掌故,朝廷逸闻,不觉半醉。看看时候不早了,李世民等人起身告辞。秦叔宝也从别帐中将罗士信拍醒,与众人一道出了营门。
“好久没这么醉过了。如果酒后有失德之处,还请大伙担待一二!”罗士信醉得快,醒得也快。跳上马背后,涎着脸向众人赔礼。
“没事,谁还没喝醉过!”李旭知道今后众人还能一道喝酒的机会不多,笑着安慰。
“以后,有些话,大伙尽量别在我面前说!”独孤林却猛然扳起了面孔,森然说了一句。随即一带马缰绳,“的、的、的的”奔了出去。冷冷的秋风吹动他白色的绸袍,从背后看去,就像一堆未融的残雪。
慕容罗做事甚为利落,当天夜里,便与崔潜一道将受伤的赵子铭和周大牛送到了李旭的军营中。同来的还有两百多名士卒,都是当年旭子在雄武营时的亲信。他们以保护周大牛和赵子铭的借口留在了汾阳军,并且再也不打算回头。
过了一日,校尉吕钦、柳屹二人借着探病之名到访,大伙叙了几句旧,二人便开口求道,“将军既然已经可以开府建衙,不如跟陛下那里上道折子,把我们两个也一并要来吧。省得大伙每天在雄武营中过那些提心掉胆的日子!”
李旭又惊又喜,瞪大了眼睛问其缘由。吕钦苦笑着说道:“当日秦行师带着我等救下了子铭和大牛,稀里糊涂地和宇文化及恶战一场。谁料如山铁证并没动得宇文家分毫,宇文士及将军过后依然是雄武营主帅。秦参军气愤不过,第二天便挂印而去了。其余的弟兄们之中,以我们两个级别最高。眼下宇文家刚刚犯了事情,自然一再隐忍。若是待他们宇文家缓过这口元气来,我二人背后都没什么靠山,将来恐怕死连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宇文士及将军手段十分狠辣么?我记得他当初不是这样的人啊?”李旭想了想,追问。他记得当年秦行师是唐公李渊派给自己的,此人现在肯定藏到了李世民军中。如是推算,估计当日周大牛等人试图扳倒宇文家的行为背后,未必没有秦先生的推波助澜。这些世家大族的角力过于复杂,自己立足未稳,还是不要参与得太早为妙。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