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陛下目光如炬,竟擢良将于行伍!李将军勇悍绝伦,每战必身先士卒,斩将夺旗,宛如探囊取物!”宇文述站起身,非常郑重地回答。

“如此,他倒是个难得的猛士!”杨广笑了笑,点评。猛士之可为将,不可为帅,此番其救援之功虽然大,也只好将给他升官的想法先缓一缓了。

会师之后第二日,大隋皇帝陛下宣布对所有与杨素父子有牵扯的人既往不咎。已经斩首者厚葬,已经发配万里之外者除了高士廉外,其余诸人皆遣使追回。庭议之后,杨广下旨,命黄门侍郎裴矩执掌军务,组织兵马班师。老纳言苏威出巡关中,安抚各地。许国公宇文述统领十二卫府兵回军征剿杨玄感,沿途各地驻军统一受他调遣。鉴于雄武骁果营立下的战功,朝廷决定将此营骁果尽数转为府兵,去掉骁果二字,直接称为雄武营,隶属左骑卫,天子近卫府兵之一。待领取相应铠甲兵杖后,该营兵马随同许国公宇文述去征讨叛贼。

同时,朝廷下令除十二卫四府常备兵马之外的其他临时征调来的士卒们结队班师,待兵过涿郡后即可还家。因百万大军劳师无功,所以一干原来许诺的封赏俱留待班师后再议。消息传出后,诸军怨声载道。及致当夜二更大军拔营西返时,竟然有数万士兵哄散而去。一时众心汹汹,争相夺路,乱成一团。诸道分散,人流滚滚,无复部伍。

六月二十九日晨,辽东城守将发现大隋兵马尽去,城外辎重丢弃如山。唯恐是计,居然不敢出城拾拣。待又过了四、五日,后方的军令送来了,辽东守将才扒开城门,尾随追杀。除了击溃了断后的几千残兵外,在辽水东岸居然一无所获。

高句丽人整顿兵马,欲夺辽西,东北道大使薛世雄领了本部人马隔河相待。对于这个杀人不扎眼的恶魔,高句丽君臣素来忌惮。双方对峙了半个月后,高句丽人粮尽,不得不撤回辽东城。大隋辽西诸郡居然因此得以保全。

雄武营将士功高,而朝廷却没有及时颁发赏赐。将士们难免有些怨言,面对这种情况,李旭一时束手无策。监军宇文士及见此,悄悄地命人整理了一份厚礼送到了黄门侍郎裴矩手上。于是,在大军撤过长城后,皇帝的圣旨就又传到军中。各级将佐,均有升迁。普通士兵,也按功劳大小,颁发了铜钱、布匹等物作为奖励。只是对于一个主将,一个监军,皇帝陛下在圣旨中慰勉有加,对于封赏一事,却只字不提。

宇文士及对圣旨的内容非常失望。凭着自己驸马督尉的颜面和那么厚的礼物,居然给朋友换不来一级升迁!怎么会有这种不可理喻的事情发生!如果立下同样功劳的是一名世家子弟,哪怕是出身于李渊、薛世雄那样的三流世家,恐怕现在立功者也早已经封侯封伯,甚至独领一卫兵马了。然而,除了几句好话外,李旭至今什么也没得到。非但他的官职不曾有任何变化,连朝廷专门为酬谢军功而设立的策勋,他都没捞到一转半转。[1]

‘原来没有宇文世家的颜面,我什么也不是!’失望之余,宇文士及开始自怜自艾。‘如果此刻换了父亲或大哥出面,朝廷那些仰仗着宇文家族的官员们还不异口同声地说旭子好话?可换了我,同样的提议却无足重轻!’

他光顾着抱怨,压根儿忘记了此时旭子的军职已经比他高出半级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再让旭子升官,或赐予旭子爵位,今后他将永远甭想把旭子收拢在自己手下。宇文述曾经用这种办法成功地使旭子脱离了李渊掌握,同样的挫折,他当然不能容忍出现自己儿子头上。所以,宇文述老将军才不遗余力地在皇帝面前夸赞李旭的武功,把他形容成一个徒俱匹夫之勇的打手。为了给儿子创造机会,他甚至暗示自己的心腹,在宇文士及的功劳没得到确认之前,谁也不准出头替那个出身贫贱的野小子说话。可这种一相情愿的做法又受到了其他家族的联手抵制,在宇文述眼里,立功受奖的只是他的一个儿子。可在其他人眼里,则意味着宇文家族的实力又壮大的一重,已经威胁到朝廷中几大家族势力的平衡。

眼下朝廷里想压制旭子的也不止是宇文氏一家。正如当日宇文述所预料,高、杨、王、虞、窦这些世家大族也不期望他们中间突然冒起一个来历不明,立场不定的莽撞后生。自从大军打辽东班师那一刻起,每天弹劾雄武郎将李旭借炼兵之机排斥异己,残害士卒的奏折都能在皇上的御帐内出现两、三份。至于弹劾旭子在东进途中纵容属下杀人放火,蓄意败坏天朝形象的奏折,则更是屡见不鲜。

出乎几大家族预料的是,朝廷中一些二流家族出身的言官却开始力挺李旭。他们认为: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赏罚不明,则不利于鼓舞豪杰为国献身。并且国家用人应该看重其能力而不是其出身,大隋自从先皇在位时就开始强调这一原则,每当落到实处,却屡屡有人擎肘。眼下雄武郎将李旭的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没有犯任何过错,并且两度在马砦水前救回自己的袍泽。这种盖世奇功朝廷非但不封,不赏,还任由一些别有用心地家伙对功臣进行打压,实在是令天下英雄齿寒。

虽然在东、西两都都有重臣留守,但一些臣子们不敢擅自做决定的大事每天都经快马送到杨广的行辕。这一年多来因为东征的失败,大隋边境上那些曾经臣服的部落一个个蠢蠢欲动,而各地的土匪流寇也履剿不灭。每天看这些奏折,已经让杨广看得头大如斗。所以连日来朝中各派势力竟相向一个无名小辈身上泼脏水的无聊举止,实在勾不起他干涉的欲望。

但诸臣偏偏不能理解他的宽容,就在前天,御史大夫裴蕴再度提议,为了鼓励将士们为国用命,朝廷应该重重封赏那些在今年东征时为国立下大功的将士。而素来懂得体察圣意的黄门侍郎裴矩也冒失地赞同了这一观点,建议皇帝陛下立刻给李将军赐爵。裴氏兄弟的提议一出,顷刻间整个朝堂就乱了套!众文武放着如何调集全国力量,迅速扑灭杨玄感和各地叛乱等大事不提,为了芝麻绿豆大的矛盾打起了嘴架。杨广气得浑身哆嗦,依照他的性子,快刀斩乱麻地给李旭连升两级,封个伯爵,也不算什么不合理的决策。但多年的执政经历又让他把冲到嘴边上的圣谕压回了肚子内。

裴蕴和他的那些言官同僚向来不是仗义直言的人,如果没有什么企图,他们不会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后生晚辈出头。况且李旭不是出身于名门,至今和裴家没扯上一点儿关系。裴蕴为了给他请功,不惜得罪其他几个豪门,做出的牺牲未免太大。

想到这儿,杨广再度推迟了自己的决定。结果就在他一犹豫之间,有人把李旭师承不明的旧事又给提了起来。“经臣暗中派人察访,李旭与已故反贼孙安祖曾经过从甚密。在辽东有人曾闻其声称孙安祖与其有师徒之谊!”

“把这个人给我叉出去!”杨广一拍御案,命人把告密者叉出御帐反省。孙安祖在乱匪火并中死了快一整年了,还是有人不开眼地提起他的名字。就是李旭当年给他有过交往又能怎样,李旭入辽东为国效力在先,孙安祖造反在后,二人也攀扯不上半点瓜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南风入我怀(全集)

唐溪

大明王朝1566(全集)

刘和平

红楼梦

(清)曹雪芹

藏地密码(全10册)

何马

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

一场江山豪赌:纨绔世子妃

西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