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三十万对十万,大汉与匈奴的第一战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诸位!诸位!大家稍微平静一下!大家稍微平静一下!其实,我觉着吧……我不是泼大家冷水啊,其实,对于这场战争,我总觉得有些太过顺遂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当你觉得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可能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候’,现在,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因为刘彻布置太过顺遂的缘故,我总感觉,这一场战争的结局,可能会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
听得卫青之言,刘彻忍不住回首打量了一眼卫青,继而很是犹疑的询问道:“你的意思是……朕的决策上有失误?”
“陛下……将兵之事,恪守纪律,赏罚分明,这是对的,但是,王恢毕竟是此次对匈奴作战的创意之人……”很想为王恢说情的卫青徐徐开口讲道。
“无非说王恢的人品——他这个人说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嘴上的功夫,欺君误国、罪恶难赦!”田蚡开始在朝堂上彰显自己这个丞相的存在感道。
“对付匈奴,刘彻必须统筹好汉朝内部一切能够统筹到的力量,否则……说不准汉朝就要被匈奴给车翻掉!”
“六百人能够捉住,其实是侥幸!”卫青很是认真的说着道,“獐鹿生性多疑,其嗅觉能力非凡,六百人中要是有一个人出错,必然功亏一篑!”
“现阶段,匈奴的实力远超汉廷,而汉朝又浪费了此次埋伏匈奴的机会,往后再想要找到这么好的机会,恐怕就难了!”
春陀打开手中的诏令后,缓缓地诵读着刘彻事先安排好的一切任命内容。
…………
望着讨论着的众人,刘彻面色不耐的表明了自己的意志道:“朕的决心已定——将要用最棒的,兵要用最强的,毕其功于一役,痛歼匈奴,以偿代郡之血债!”
…………
“是吗?”对于在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的自家舅舅,不等其说完话,刘彻便毫不犹豫的打断了他的话头道,“你丞相是这么看的?”
当即,王恢面露忐忑之色的跪在了地上。
而在此过程中,汉朝大军实际上还有一次衔尾追杀的机会的,然而,当时埋伏着的汉军统帅王恢却因为匈奴的退却而彻底的松了口气下来,至于追杀……尽管身边的副官不停地对其述说着追杀的重要性,但是他却全都选择了无视,以至于错过了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次交锋机会!
待得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后,刘彻面色难看的望着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这些将帅,脸色无疑更黑了几分……
“这个皇帝能处,有锅他是真的愿意自己去背!”
“我看那家伙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吧?”
…………
于是,在和卫青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刘彻忍不住的询问起了卫青的看法来了:“卫青,你说,这次马邑之围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
卫青在微微沉默了一下之后,当即大着胆子回答道:“单就军事而言……臣认为是这样的!”
卫青之言,获得了刘彻的认可,于是,想要知晓卫青更多想法的刘彻忍不住再次询问道:“那……不就军事而言,卫青有何高见?”
刘彻这堪称是冒险般的布置,瞬间就使得朝廷之中一些主和派忍不住的议论纷纷了起来。
“果然如你所说,匈奴乃彪悍、迅疾之强兵也,来如风、去如闪电!”说到这里,刘彻的怒气与愤懑再也压制不住了,“三十万大军,好似天罗地网,竟然让那个家伙从你们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就在屏幕前的大部分观众不相信那位心有忧虑之人的担忧之时,屏幕之中画面一转,大汉与匈奴的第一战结果就已经出来了!
因为行动不密的缘故,匈奴大军在即将进入埋伏圈的时候知晓了大汉的埋伏,于是,匈奴大单于顾不得风度,火急火燎的率领着匈奴大军往回撤退。
值此之际,刘彻的舅舅田蚡再次站出来拖后腿道;“臣斗胆进言——陛下,此事与御史大夫无干,完全是因为王恢的责任,他这个人一向虚伪,言巧语蒙蔽天子……”
“刘彻这边安排的如此妥当,不用说,肯定是大汉大胜、匈奴大败了——区区匈奴,在我刘彻大帝的身下瑟瑟发抖吧,毕竟,他肯定会和他的后两世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的,等到了那时,安能有你们匈奴的生存空间?”
“臣……遵旨!”两位将军毫不犹豫的躬身领命道。
“陛下!”对于刘彻的命令,有官员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集中三倍于敌人的军队,那也就是说,我们要集中三十万左右的人马——朝廷近些年来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军事行动,若是……”
听得刘彻如此说词的田蚡,最终呐呐的说出了这样四个字来:“陛下……英明!”
与此同时,屏幕之前的观众们闻听刘彻的任命后,纷纷露出了极度感兴趣的面容来。
随后,皇帝刘彻很是感慨的说着道:“朕不是有意迁怒王恢的,实在是他愚蠢透顶,竟看不出此举对朕的重要,还诡辩说要替朕省下那二三万人……这只蠢猪!”
“楼上的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刘彻安排的顺遂,不正体现了刘彻布置的周密吗?这对于汉朝大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舆情?什么舆情啊?”刘彻的面色逐渐开始变得不耐烦了起来。
“诏命:将屯将军王恢,临阵怯战、贻误战机,重挫我汉军锐气,为严肃军法,特颁诏令,撤销其大行令职务,剥夺将军名爵,押入大狱,交廷尉,按律处置,钦此!”这位将军宣读着诏命上的内容道。
对于卫青的吹捧,刘彻表示自己十分满意:“知朕者……卫青也!”
既然刘彻都这样说了,卫青自然是点头应承了下来。
随后,皇帝刘彻继续说道:“朕可以宽恕他,但不是现在,马邑之战吹皱了一池春水,有人憋着很大的劲儿,想要藉此掀起更大的波浪,朕总得给他们一个出气的地方吧?就算没有马邑,他们也会找出牛邑、犬邑……”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