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尾声(二)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圣天子去岁新添了公主,据说龙颜大悦,特许全城从年初一至到元宵举办灯节,昼夜不息。
众人对那青年的恨意如淘淘烈火,简直嫉妒的牙痒痒。
“那些女子,便是西域女了,据传闻当中还有不少西域小国中的王女,都是娇美之人,不过数量太多,千钱便能买一个。”
青年赞同发笑:“味道是不错。”
王彦章收回了思绪,他夹着马腹,领着周遭的亲将与幕僚开始向前。
青年却是笑而不答,而是反问道:“西域和倭国的俏婢?”
他回头望向有些愣住的幕僚,急声下令。
有客人在旁边看的眼馋,同时一边介绍。
他回头看向有些忙碌的铺子老板,笑道:
“店家手艺不错,这些年来还是老味道,惹得人怀念——怎没有想法做大一些?”
西征大军分两路,一路主帅为王彦章,另一路主帅为刘知俊。
“得贵人喜欢,自是小店荣幸。可自我们这凤翔升成西府过后,这地界儿可就是一寸土一寸金咯,我这小本生意岂是能说做大就做大的……”
那客人恍然大悟,继而笑道:“公子这些年没回过凤翔吧?咱们凤翔可不比以前,这儿可是圣人的龙兴之地,西都所在!新涌入的商贩早就不知有多少了,他们家要不是味道好,不然也早被挤垮了。”
旁边有客人插话:“听口音,公子也是关中人士?”
在他身边的幕僚亦是沉默,同样静静的注视着在他们身前绵延无际的大队唐军。
青年静静听完,只是轻笑:“说了这么多,诸位还未讲明这些西域和倭国的美婢是如何一事。”
王彦章皱起了眉头,脑中不断思虑。最终,他似乎是想明白了,猛地以拳击掌。
旁边立即响起了一阵唏声。
“李嗣源领兵去了北庭,可是因为得知了王师将至?”
气氛倒是轻快得紧,但这般景象,在现在的大唐各地,也只是随处可见罢了。
偶有几处大片的绿洲,待赶过去后,原有的牧民要不已经迁徙,要不只剩下些濒死的老幼。
三个大美人,齐聚一个早点铺!
啧啧啧——
有早点铺的熟客这会赶来,却发现往日里客人不算多的铺子里,今日的食客简直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
老板在一旁得意的出声:“不是我吹牛,我家这吃食可称这西城一绝!保不准圣人当年在凤翔,还吃过我家的吃食呢——”
这世道,美人都被同一个浪子拱了!
碗中的汤饼终于被青年嗦完,甚而连清汤也没有放过,同样被他满足的喝完。
另外那相貌清冷的蓝衫姑娘,气质出尘不说,身侧还靠有一柄长剑,活脱脱就是一侠骨柔情的女侠客——
周围的客人发出了哄笑。
这些年过来,关中的人口急剧膨胀,纵使是废都长安,都好似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天子就不在皇城内……
百姓欢不欢心不知道,各路商贩反正是乐惨了,南来北往的行人过客,谁不想入京城一观,瞅瞅这大唐的国都?
起初开口的那位客人见怪不怪的向不远处伸手一指。
“上半年在辽东境内,有那东海倭国的海船靠岸,其中入境之人中,有这倭国的蛮夷对我大唐多有轻视,并说那倭国如何如何强盛,要与大唐互结友邻等等……”
青年一脸正色。
许是开了话匣子,又或许是见青年心情也不错,有客人大声道:“这位兄台,家中这三位娘子是何处寻得?我看那西域与那倭国的俏婢女,也不及你家这三位夫人的半分美貌啊……”
对比李璟登基之时的百废待兴,如今的各个地方都已经有了明显的经济复苏,在经过几波的朝廷赈济、拨款用于基建以及大力扶持农业商贸后,大唐的民生状况明显有很大改变。
有人嫌他啰嗦,打断道:“圣人听闻过后,自然对这蛮夷之举不以为意,只是将其驱逐出境罢了,也不知那倭国的人有何底气,不但不肯离去,还胆敢挑衅我大唐王师。圣人对此大怒,令辽东都统遣战舰百艘出海,仅仅三月不到,便将其灭国。”
看不见也没关系,不妨碍他们在皇城外歌颂天子的仁德、赞扬天子的文治武功。
大唐的繁华,是建立在天下百姓的供养之下的。
不知不觉中,一条看不见的奴隶贸易,开始在大唐兴起。
只见在市口的不远处,此时已经搭建了一处高台,随着人流量渐多,便有鼓乐声响起。
盖因,大唐太过强盛——
“赶紧让锦衣卫的人告诉刘大帅,莫要走了李嗣源!”
现在对外的主要目标,还是聚集在西域。
青年的神色并不像起初那般和颜悦色,而是沉默了下来。
周围的客人不以为意,依然在哄笑打趣。
末了,青年在桌上放下了银锭,带着三女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里。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