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民生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全国依然实行科举制,但小学前三级并不收取学费,为义务教育,其后三年便收取书本费,小学毕业后便参加升学考试,考上的才有资格读中学。
看着远处的田地间有百姓好奇的向这边张望,李璟只是笑笑,继而用手指着他们,回头道:“但愿此战过后,百姓能过得更好。”
倒是有好些儿童在街巷边探出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一队骑着大马,驾着大车的人。
马车之内,除他之外,还有右仆射冯道,户部侍郎敬翔等几位随行官员。
民生之艰难,就是如此分摊下来的。
其中,敬翔是大梁降臣,在李璟攻破汴州之前,是大梁的光禄大夫、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算得上是朱温生前的荀彧、萧何。
冯道笑着回应:“圣上乃太宗之天策上将,大唐王师又皆为猛士,斩将夺旗如臂使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当会一举扫灭李逆,诛灭蛮夷。”
只有立在他们身前的年轻天子,此时尚不过二十三虚岁,春秋鼎盛,足以浏览这大好河山。
加之中原的男人大多都被朱友贞这厮强征了,好多州县下田春耕的,都多为妇女,各地宅屋也是破破烂烂的,不堪入眼。
李璟点了点头,之前他提出的学校制度,是想让天下各地中,乡一级有小学,州县一级有中学。
李璟将手负在身后,微微闭上眼睛,任凭春风将自己耳边的发丝吹起,将青衫拂动,最后,才喃喃细语。
“之前让户部拨款筹建各地的学校一事,现在如何?”
从洛阳过来,所见的景象一路不如一路,真真让人心堵的慌。关中百姓有这两年的底子,倒还看得过去,出关中后,时常能看到有幼童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样子。
众臣皆称是,跟着登上马车过后,队伍便缓缓驶进了前面的村镇之内。
李璟放下马车窗的布帘,将目光收了回来,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
人口不足,家中但凡有力之人,想必都已经下了田。
而中学毕业后,方能参加各地政府的考试、继而入部门实习,实习合格者,便能分配职务。
这个战前,还得是昭宗、僖宗以前。自黄巢之乱以来,河南是被祸害的最惨,加之唐末军阀混战,更有吃人魔王横行,不断有不同的重税,百姓早就苦不堪言。
李璟让马车停下,自马车内下去,站在道路边沿。看着连绵至远处的平原田地,看着其间忙碌耕种的百姓农夫,以及在其间不停奔走的妇人孩童,嘴唇紧紧抿着,沉默的看了良久。
走的越远,他这个皇帝就越不想说话。
“禀圣上,战兵十万、辅兵民夫十五万都已集结完备,齐聚黄河大营。水师两万,也都将黄河封锁,随时可以整军渡河。”
“只希望是最后一仗……”
至于大学,现在还并未出系统的制度,只能暂时搁置。
总而论之,现在还是没钱,天下钱财大多都在打仗上去了,要想户部有余钱在天下各地建学校,只怕还得等一两年。
龙泉宝藏,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格外让李璟上心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