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2章 二百一十章丧尽天良的清官
倭国事了,王道秋没有直接回威海卫基地,而是带兵杀气腾腾的南下。主要原因就是他老泰山沈一石,向他描述了现在闽浙两省的惨状。
自去年著名的酷吏朱纨任提督浙江、福建海防军务,巡抚浙江后,他就严格执行片板不许入海的禁海政策。革渡船、严保甲,下令闽浙沿海地区,民船以载重量三百石,长四丈,宽一丈二尺,吃水深度六尺为限。
过限船只要么拆解,要么仍令原主驾驶看守,但要由官府统一管制调用。说白了这政策就是,沿海地区人民拥有的民船,长不得超过十二米,宽不得超过三米六,吃水深不得超过两米,真真正正的浪大点,就能打翻的小渔船。
而就是这样的小渔船,朱纨还不许它们假借乡官旗号出入,官府亦不予编号,不许出海港。以防止它们与外海的海盗船串通走私,接济海盗船吃喝。
按朱纨的理论,外海的贼船在海上久了,如果没有岸上船只的接济,他们没有吃喝当自困,到时再相机追击,乃胜算耳。
在不许沿海船只出海的同时,朱纨还在闽浙沿海地区,强化保甲制度,加强人员管控。规定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搞乡民间的互相监督,一人通贼,同甲十户人家全部斩首,一甲通贼,一保百户人家全部斩首。
这种高压血腥手段,是将沿海地区严格管控了起来,海盗是再也无法得到,内地带路党的物资和情报支持了。
可这样一来,一向以海为衣食父母的闽浙渔民,他们一下子也全成无业游民了。甚至以前一直是全球畅销货的闽浙茶叶、丝绸,也因为朱纨的严格禁海,一下子没了外贸定单,产品严重滞销,价格一落千丈。茶农、蚕农大量破产,生活无着。
闽浙两省从宋朝时起,经济就以外向型为主,赚的就是大海的钱,现在朱纨把这海给上了锁,不许闽浙人下海了。你说这让浙闽人怎么活?
正因为朱纨的这些剿匪政策,严重摧毁了闽浙两省的经济,让闽浙两省的人,失去了生活来源。所以后来朱纨的这些政策,不但没剿了匪,还把大量因为海禁破产,生活无着的闽浙沿海的渔民,逼着出海去海盗那儿找条活路,类似于林冲逼上梁山。
而又因为朱纨在闽浙沿海,实行的是严格的保甲制度,一人通匪,同甲之中的十户人家全部要连座。所以一甲中,只要有一人成功去投奔了海盗,同甲中的其它人怕被连座砍头,也都全部去投了海盗。
因此这朱纨在闽浙沿海剿匪一年多,闽浙的经济垮了,海匪的队伍却是越剿越壮大了。以前一伙海盗有个千把人,己经算是很牛叉了。
可现在经过朱纨的神助攻,闽浙沿海居民大量被逼,不得不去当海盗后。现在闽浙沿海,像混的好的徽州人许栋,福建李光头等这些大海盗头子,他们手下都有上万的马仔了。
这朱纨真是把闽浙沿海渔民,硬生生逼去做海盗啊!所以在原历史时空中,朱纨把闽浙的人全得罪了,那些闽浙籍官员,全都上书弹劾他。后来吏部因此将朱纨由巡抚改为巡视,以减少他的权力。
但即使中央信号如些明显,这朱纨还是我行我素,死不悔改。甚至还因此记恨上了闽浙人,产生了报复闽浙人的想法,对闽浙人的杀戮迫害,那是更无情了,最后终于是把自己,彻底的站到了闽浙人的敌对面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