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这,这,这难道真是皇上赏的,这也太多了吧!为父通读史书,也没见过哪个帝王有这么厚赏臣下的?小兔崽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这不会是你在山东收刮民脂民膏,又买通个内侍过来假传圣旨,诓骗为父的吧?”
“哈哈哈哈,父亲你太逗了,皇上下过什么旨,那可都是要刊印在朝廷邸报之上,晓誉各个衙门的,这能假传?还有,父亲你说这些是儿子收刮的民脂民膏。可父亲你看这些东西,我娘不认识,您还会不认识,这些是民脂民膏吗?这些东西那是一个普通人家能有的吗?民脂民膏,这些名家字画、官窑瓷器,在父亲您眼里是民脂民膏,咱们大明百姓有这么富,个个家财万贯?”
管名家字画和官窑瓷器,叫名脂民膏,这确实太荒唐了点。毕竟这些东西,也只有高门大户,名门望族才可能家里有。而平民老百姓,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些东西。所以被王道秋这么一怼,王兆文也自知说错了话,老脸有些红。
看王兆文被自己说不好意思了,王道秋也不好太为难自己的爹。于是他就漫不经心的说道:“行了爹,天都那么晚了,这些东西你跟湘宁也别瞎费功夫了。让翠儿去前院把我那四个护卫叫来,把这些箱子都搬后院的那几间房里去吧!”
后院,王道秋说把这些箱子搬后院去。听到这个,王兆文立马是暴怒,指着王道秋就呵道:“后院,后院还有空房?说起这事,为父就想抽你,是你答应你娘,后院给她种地的吧?好家伙,我忙于公务,每天早出晚归的,几天没去后院。等轮到休沭时,想去后院坐坐,可我一到后院,就看见那儿和树全没了,全成了一垅垅的地。原本清幽的池塘里,有上百只的鸭子在那儿叫唤,池塘中心的亭子里也全是鸭屎鸭毛。”
“我看到后院变成了那副样子,当时就把你娘找来问。你娘说,是你许她在后院种地的。这下好,原本好好的一个后宅园,全被你娘开成菜地了。后院你原本盖来给你那些好友住的房子,现在你娘在那儿养了两只猪,一头牛,四十多只鸡和百来只鸭子。每天那鸡蛋、鸭蛋除留府上吃的,她还弄街上去卖。堂堂内阁大学士的娘,天天去街上卖鸡蛋鸭蛋,这成何体统?”
王道秋娘徐氏半辈子农村妇女,平时种地,轮到镇上赶集,她就把家里的农副产品弄集上或卖或换,给家里置办些油盐酱醋,布匹锅碗什么的。这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所以现在家里养了那么多的鸡鸭,去街上卖鸡蛋鸭蛋,也就正常了。
王道秋理解母亲,也尊重自己母亲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并不觉得没面子。于是在王兆文告完状,王道秋就劝解王兆文道:“父亲,娘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闲不住。况且不就是娘的这份辛苦,才供养了你我父子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吗?现在她年纪大了,也习惯了从前的那种生活,咱们就由她吧,只要她高兴就成。”
“我,我,我倒没什么,可你是当朝太傅,内阁大学士,你娘这么天天上街上卖鸡蛋鸭蛋,于你的名声不好。”
“没事爹,只要我娘高兴,别人要在背后怎么说,我随他。反正他们也不敢当着我的面说。”
“行行行,你就惯着她吧,这事我不管了。”
听王道秋允许徐氏去街上卖鸡蛋鸭蛋,对此王兆文也没办法。毕竟他虽然觉得这很没面子,但他知道王道秋这是出于孝心,而且这种农妇生活,也会让徐氏生活很充实。
为了自己的妻儿,没面子就没面子吧!于是王兆文就嘴上倔强着,心里却接受了这个事实。
摆平了倔老爹,王道秋就让沈湘宁的贴身丫环翠儿,去前院把自己的那四个护卫叫来,让他们将箱子全垒厢房里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