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63章 四亿五千万两银子(中)
大明藩王利用自己的权势,对自已势力范围内的农民、中小地主巧取豪夺,大量兼并民田,还把这些民田上的自耕农、佃户变成自已的家奴。
并通过行贿或威胁地方官人身安全的手段,将这些田亩和人口,从官府的征税黄册中划去,从而大量侵吞国家的田税和人头税,这在大明是公开的事。
所以现在这些济南官员说,被封在济南的德王一系皇族,和本地五十九户高门大户,加一块儿总共才占了济南当地不到一成的耕地,这话说给鬼听差不多。
因此王道秋把事情一点,那几个都察院的监察御史,直接就拍案而起,指着这帮济南官员就开骂。
而这帮济南官员见事已败露,他们倒也光棍,再不狡辩直接跪地认罪求饶,求放过。
见济南这帮官员当堂认罪,几个监察御史兴奋了,这可是惊天大案啊!要把这案办了,那他们今年的业绩可全有了。于是急于为自己创业绩的这几个御史,在济南这一众官员认罪后,他们忙就磨拳擦掌,桌椅板凳重新摆过,要把宴会现场变成公堂,直接开始审。
而就在御史们忙活的时候,王道秋看到锦衣卫的李佥事和司礼监的陈公公,正着急的在向自己打眼色。
两特务向自己打这么焦急的眼色,这里面肯定有事啊!于是觉得这里面有事的王道秋,忙出言打断这几位御史的正在忙活,他说道:“各位御史,这案子所涉金额巨大,不是我们私下里就能办了的。我看还是向朝廷请旨吧!看朝廷是想将这些人押解回京受审呢,还是留在当地交我等审理?”
这,说实话,面对这么一份大功劳要让出去,这几个御史十分的舍不得。不过王道秋说的也是事实,就这么桩涉案金额巨大的案子,若无朝廷授权,确实不是他们这几个七品御史,有资格调查审理的。
万分不甘,但朝廷制度如此,这几个御史也不敢知法犯法,于是一时间他们满脸都是为难。王道秋明白这几个御史,建功立业的心情,于是王道秋先让锦衣卫把这一众济南官员给押走。
然后他看着这几个御史,缓缓的说道:“各位御史,咱们都是官场中人,为的就是为朝廷效命,建功立业,所以你们现在的心情本官理解。说实话,看着这么一桩大案子从手上溜走,别说你们了,就是本官也不甘心。我看这样吧,我和陈公公、李佥事,以及户部的这几位同僚,和你们御史一起联名上书,上奏朝廷此案复杂,涉及面广,应在当地调查审理更为合适,请求朝廷将此案交我等,就地调查审理。功劳大家的,所获脏款七成充入户部太仓,两成给内库和锦衣卫,一成留给我山东平乱重建,大家看这行吗?”
利益!王道秋把利益这么一分在明处,户部的人一听可以为自己部门,拿到这次脏款的七成。他们立马就想到了自己若真把这银子,给户部挣回去了,那自己回户部后,被领导挂大红表扬,官服换换补子的美好!
美好前途在前方招手,于是王道秋话一说完,户部这几个官员,立马就站起来,表示自己愿联名。并表示他们除联名外,还会再给户部王尚书上塘报,将此间事告之他们王尚书,让王尚书在朝堂之上争取争取。
户部的官员同意了,都察院的几个御史虽有些觉得王道秋,这案子还没审呢,脏款就分好了,这怎么看都有种奸臣的味道。不过他们现在也强烈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办这么个大案子,能建功立业,升职加薪。
因此在户部的人同意后,这几个御史中打头的尹御史出来说道:“王大人,话说在头里,有些不伤王法纲常的事,我们几个御史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深为御史,我们必须站得正,是不会徇私情的。”
“明白明白,这样吧各位同僚,我王道秋在此承诺。若朝廷真将此案交我们山东当地审理,让我王道秋做主审官。那我向诸位承诺,此案我会交都察院几位御史,在事实上主审此案,户部的几位同僚负责统计脏款脏物,我与李佥事、陈公公只从旁辅助,绝不干预这案子的具体审理。”
“王大人此言当真?”
“哈哈哈哈,尹御史,我王道秋六元及第,现官居一品,怎么说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吧!我怎么可能当众说出的话,事后又反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