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哎,贤弟,你可别……。”

…………

确认王道秋确实是升到了一品,王兆文和沈一石都是欣喜若狂。不过两人一个是王道秋的生父,一个是王道秋的老丈人,身份不同,自然嘴上说的话也是不同。

沈一石作为老丈人,他可以亳不掩饰的夸女婿。而王兆文作为王道秋的父亲,面对王道秋官居一品,不管他心里有多高兴,但在面上他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的。

于是对于王道秋是否优秀这个问题,两个亲家兼基友,就在王道秋的房里,争了起来。

看着两个古年大叔,为着一个大家心里都认可的事,却在面上争的面红耳赤,王道秋对自己老爹王兆文的假谦虚,也是无语。

于是在听了一会儿后,王道秋打断自己两个爹的争执,向他们说起了山东黄河决口的事。王兆文虽半辈子酸秀才,今年才刚父凭子贵,混了个同进士出身,政治面貌干部。但他对国家大事,以及能为国出力指点江山,一直都是心向往之的。于是王道秋一说国家大事,王兆文立马就一脸期待的,安静坐那儿听了。

当王道秋把自己今天在御前建议的两项提议,已经被作为大明国策,被正式定下来后。王兆文拍着大腿,就大赞王道秋为国之栋梁,全然忘了自己刚才还与好基友沈一石争辩,说自己儿子王道秋没有那么优秀。

王兆文以子为荣,在那儿式秀儿子,而王道秋的老岳父沈一石则开始,以商人的眼光思考王道秋刚才所说的话。

沈一石等王兆文秀完儿子,坐那儿不说话了,他才开囗向王道秋问道:“良桢,你刚才说为了筹措此次救灾的银子,朝廷已经同意,向民间商人出租运河和长江上的漕关码头经营权?”

“是的,老泰山,这次朝廷不光是出租运河和长江上的漕关码头,还将转让运河山东段沿岸百里内的采矿权。”

“嗨,良桢,恕爹说话直哦!山东那边的银子,你就不要想了。不管是运河山东段的漕关码头经营权,还是沿运河两岸的采矿权,那都只能是鲁王的。在山东他鲁王就是王法,不瞒良桢,我们沈家上京的船队,每年也是要交一万两银子给鲁王府的,否则我们的船队进了山东,那就别想再出来了。不光我沈家,任何一家商行的船队,进山东那都是要给鲁王府孝敬的。所以良桢,山东那边的银子你就不要想了。”

“还有长江上的漕关码头经营权,应天那边肯定是魏国公徐家的,湖广、四川肯定也只能是沿岸藩王的。只有江西,自正德朝宁王被株后,江西长江沿岸的控制权,现在在朝廷手里。良桢啊!我大明的那些藩王,虽在靖难之后,权力被大大剥夺,但他们在地方上仍是官府都惹不起的存在。在他们自己的封地上,那儿的土地和买卖大半是他们的,那儿的百姓也大半是他们的家奴。在地方上那些藩王,他们个个可说是有钱有势,无人敢惹。”

“更重要的是他们一旦被封在哪儿,那一代一代都会在那儿,是正宗的地头蛇。而朝廷的那些地方官,在这些藩王封地任职,他们全是外省人不说,而且地方官在那儿任职也就是三五年,然后就会被调走。所以大部分地方官面对藩王的不法,他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就是在那儿任职三五年,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况且那些地方官就是有心想办藩王,他们也基本上做不到。”

“毕竟衙门里的那些衙役和胥吏,他们都是本地人,他们要跟当地藩王处一辈子,而他们跟一个知府、知县,只相处三五年。所以那些衙役和胥吏,在地方官和当地藩王起冲突时,他们不帮着藩王害地方官,那就算是有良心了,而帮地方官去得罪藩王,这根本就不可能。因此那些地方官若跟当地藩王起冲突,他们连自己衙门内的一个衙役都调不动。这也是为什么我大明藩王,个个无法无天的原因。”

大明的藩王问题,这可说是异致大明王朝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他们还在地方上残害百姓,无法无天,导致大明王朝老百姓再也不相信什么狗屁王法,对朱明政权恨之入骨。

以致于后来李自成等人起来闹事后,老百姓纷纷跟随,满清入关后,他们也大多选择了接受现实,而不去为朱明政权效力。

听了老丈人的一番话,王道秋知道自己原先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不过此时他头脑中对这些大明藩王有了这么直观的认识,他也下定了决心,既然你老朱家的人若活,大明百姓就只能当牲口,那么就先请你朱家人上路吧!朱元墇,别怪我王道秋狠,你的这些子孙,就不配在活在这世上。我王道秋此生,必屠你朱家满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高武大夏:开局狐妖娘子

柳未绿

苟在战锤中的星灵

望远镜人

九域领主

此剑无名

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

零零漪

人在遮天,我的实力是三部曲总和

那朵相似的花

从落榜考生到首席科学家

有些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