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10章 外廷的公敌
将自己从锦衣卫训练营里领回来的四个护卫,交给秋嫂安置后,王道秋就打马去了西苑。
而骑马走在北京街头的王道秋,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打马去往西苑的时候,外廷针对他的一场风暴,也正在大明吏部酝酿。
自昨日吏部尚书熊浃,被下了诏狱后,此时大明王朝清流的带头大哥,吏部右侍郎李默,就着手差人联络起了清流各方干将。
今日一早,众大臣到紫禁城又去参加了一次,注定不可能开的早朝后。以六科十三道一众言官为主,以清流在朝廷各衙门五品以上官员为辅。他们全部都聚集到了吏部议事厅里头,一个个面部表情,显得都是义愤填膺的。
带头大哥李默坐在太师椅上,满脸怒容的注视着下面,等值班文书过来咐耳,告诉他人都到齐了后。李默示意值班文书,去将门关上,并调心腹守在外面,防止被人偷听了去。
吏部议事厅的大门一关上,里面的人也都知道要开始正题了。于是他们都停止了交谈,目光齐齐的看着李默,等着李默发言。
看大门关上了,屋里一众人也都禁声看着自己,李默就站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老夫今年已年近六旬,游宦近三十载,历经正德、嘉靖两朝,朝堂上的那些变故肮脏事,老夫早就看烦了。也早有了去悠游林下,泉石天籁伴桑榆晚景之心,怎奈我大明这朝堂上总出奸侫小人,老夫若辞阙归里,怎对得起这天下黎民?昨日的事,相信诸公也都知道了。熊尚书一生廉洁刚直,为我等士人之楷模。如此清官干吏,昨日为这天下黎民,勇于直谏,可最后却被下了诏狱,为那帮鹰犬羞辱。老夫不服啊,老夫不服!”
义愤完,李默“啪”的一声就一记重拳,猛砸到了案桌上,发泄着他心中的愤怒。
受李默这义愤的感染,李默一砸完案桌,吏科给事中蒋国海就站出来说道:“那个王道秋,就是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的人。如果让他与内廷勾联在一起媚惑君上,那我等三公九卿、部院大臣,今后恐怕要么违背良心任其驱使,要么就是跟熊大人一样,被拿入诏狱问罪了。诸公,我等必须起来反击,绝不能让那小贼做大啊!”
蒋国海言罢,也是跟李默一样,站那儿一脸的准备为国请命,不惜慷慨赴死样。而受李默和蒋国海慷慨激昂激励,一众清流官员此时也是踊跃发言。
都察院林御史说道:“是极是极,现如今政事糜烂。内阁里,首辅严嵩一味只知媚上,亳无气节可言,我看他就是宪宗朝时的那个万岁相公万安。还有那个次辅夏言,他的人品比严嵩还不如,就是堆臭狗屎。至于内阁里另外的两名大学士,他们也都是只知明哲保身,亳无为民请命的勇气。我看现在的内阁,就是夏言这堆臭狗屎,再加上纸糊三阁老。就这么四个人掌控内阁,这国家政事还有不糜烂的?”
林御史刚说完,大理寺少卿也站起来附和道:“古人云,三代之亡,非法亡也,而亡于没有执法之人。我等部院大臣皆是执法之人,你们六科十三道御史,也依法行纠察弹劾之权。诸位同僚,为了天下黎民,为了国朝政治清明,我请诸公当同心偕力,为这江山社稷,舍弃自己的安危,一同上书直谏。”
“是极是极,我等必齐心偕力,为国除奸。”
“某附议”
“某附议”
“某附议”
…………
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一众言官和部院大臣们是群情鼎沸,纷纷叫嚣着要去闹事。然后他们就索要笔墨纸砚,当堂就开始写弹劾书。
一众喧闹过后,一百多名清流的干将,都写好了自己的那份宣言,然后就囔着要去宫门口死谏。对于同伙们如此过激的行为,著名愤青李默,当然是大力支持的。于是他一边大吼大叫着激励众人,一边带头出了吏部议事大厅,去西苑门口闹事。
而此时落在最后的老阴人徐阶,他虽然知道此举会激怒皇帝,自己这边讨不到好。但作为清流组织里的一份子,在这当口他也不敢退,不敢当叛徒。于是他就摇着头,心不甘情不愿的跟上大部队,只希望嘉靖帝的处罚,能轻点吧!
一众百多名清流御史,部院大臣,手里紧握着自已的弹劾书,一脸坚毅的浩浩荡荡向西苑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