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面对王道秋的抢夺,严嵩也不跟王道秋客气,只是笑呵呵的嗔怪了两句,就自己坐那儿了。
严嵩坐下后,就问起了他感兴趣的南涧河钢铁厂的事。当王道秋把那里的事一一解答后,严嵩满意的点了点头,夸了王道秋几句。然后他就开始做王道秋的人生导师,很客气的把官场里那些人与人相处的小技巧,传授给王道秋。
严嵩为王道秋传道授业解惑,他话说的很注意方式方法,让王道秋觉的这就是自己的一个长辈,在谆谆教导自己,满眼的都是关怀,而不是什么说教与卖弄。
严嵩说了好一会儿,说累了,他才停下抿了口茶,笑着说道:“年纪大了,就免不了有些啰嗦,良桢勿怪呃!”
“恩师说哪里的话?恩师现在传授给弟子的,都是恩师几十年宦海沉浮的经验教训。早日明白了这些,弟子将来可以少走多少的弯路啊!所以弟子谢恩师的教诲还来不及呢,怎会嫌恩师啰嗦?”
说完这些话,王道秋站起来,对着严嵩就又是长揖一礼。而面对王道秋的大礼,严嵩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仍是双手虚扶一下王道秋,让王道秋坐着说话。
重新落坐后,王道秋想起了刚才自己与吏部尚书熊浃的冲突。于是他就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严嵩。
严嵩听完王道秋的叙述,他仍是先抿了口茶,然后不以为然的说道:“良桢,那熊浃你勿要担忧。他如果聪明的话,还则罢了。如果他不聪明,真的就你交往内廷、交往锦衣卫、交往道门的事,弹劾于你。那么他这个吏部尚书,也就算当到头了。”
“这么点小事,皇上不信他也就罢了,难道还会闹到罢官这么严重?”
“哈哈哈哈,良桢,你天资过人,这里面的这点小门道,你难道都会想不明白?良桢,你这不是在戏弄为师吧?”
“学生愚钝,望恩师解惑。”
见严嵩一副成竹在胸,很自信的样子,王道秋就有些不明白了。于是他忙又拱手向严嵩行礼,请严嵩为自己解惑。
而严嵩看到王道秋,像是真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于是老严嵩心里暗暗的感叹,这个王道秋虽太年天才,但还是年纪太轻,没什么江湖经验啊!心里感叹完,严嵩就为王道秋解惑道:“哈哈哈哈,良桢你啊?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良桢你想啊!不管是你过去帮锦衣卫做蜂窝煤生意,还是现在刚刚帮着内廷建好南涧河钢铁厂,这些最大的受益人,可都是当今陛下啊!而且你跟锦衣卫、內廷联手做这些事,陛下那都是点了头的。既然是陛下点了头的,那你就是奉旨办差,何来勾联内侍,图谋不轨这一说?”
“至于你信奉道教这事吗,那就更不算错了!如果信道有错,那皇上自已是不是该下罪己诏了!而且良桢,熊浃若据此弹劾于你,这可就把锦衣卫、内廷、道门也都牵扯进来了。良桢你想,锦衣卫、内廷、道门陶仙师,这些可都是陛下日常身边亲近之人。熊浃说锦衣卫、内廷是奸侫之人,道门是江湖骗子,那不就等于是在暗指皇上……。所以良桢,熊浃若不聪明,敢上那样的弹劾。那这份弹劾皇上看后,皇上不会认为熊浃这是在弹劾你,而是会认为熊浃这是在指桑骂槐,在讥讽他这个皇帝。”
噢,对哎!自己刚才一时之间,倒被熊浃那个吏部尚书的权势给唬住了。却忘了嘉靖帝,他是个喜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眼多。
仔细想想这事,这也确实正如严嵩所说,如果熊浃敢弹劾自己跟内廷、锦衣卫走的近,尤其是信奉道教这一事。那以嘉靖帝的小心眼,他肯定会往歪处想,会认为熊浃这是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弹劾王道秋是假,讥讽他嘉靖帝才是真。
想明白了这点,王道秋现在也为自已刚才的不冷静,连这点门道都想不明白,而感到羞愧。于是他那眼神就不敢直视严嵩,显的有些躲闪。
而此时的严嵩,看王道秋如此尴尬,他也是被逗的哈哈大笑。然后拍着王道秋的肩膀,教导道:“良桢啊!吃一堑长一智。经此一事,为师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教训,以后遇事要冷静。否则凭你的聪明,不是急昏了头,今天熊浃的这点事,你不会想不明白。好了良桢,今日你我师徒的谈话就到此为止吧,你快些去拜见其他三位阁臣吧?对了良桢,你虽与那夏公谨水火不容,但他现在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在礼数上你可怠慢。宁愿让他请你吃闭门羹,你也不可让他挑你的理。官场就是这样,有太多的委屈求全,有太多的言不由衷。这个,良桢你得试着习惯。”
“谨遵恩师教诲,弟子出了恩师这儿,就去他夏言那儿。”
“好好好,良桢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你去吧,为师就不送你了。”
“恩师留步,学生告辞。”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