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于是没有麦的年代,远距离传声,人们就想了个土办法,用人来声音接力。
老严嵩气沉丹田,用足气力,大声吼道:“嘉靖二十六年丁末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浙江省湖州府长兴县,王道秋。”
严嵩一唱完第一个榜,侍立在他身旁的皇帝亲军中,事先专门挑好的吐字清楚的“大嗓门”,就开始声音接力,一声声的把严嵩刚才唱的榜,再一个个重复一遍往下传。
经过几轮的声音接力,唱榜的内容,站底下的新晋进士们,包括王道秋本人,也都听明白了。不过听到归听到,王道秋还是站那儿没动,因为按着规矩,金殿传胪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要连着唱榜三遍,才算结束。
于是王道秋耐着性子听唱榜,在第三遍唱榜结束后,他才迈步从众进士中走了出来。当时在旁的一名鸿胪寺官员,见王道秋走出来,他忙按着仪式流程,过来从旁引领着王道秋去台阶下的御道,跪谢皇帝隆恩。
在背后三百名新晋进士的羡慕嫉妒恨中,王道秋跟着鸿胪寺官员,小碎步非常低调的走到了御道上。
御道,一听这名就知道,这是封建礼仪中,专门留给皇帝走的道。当然为了某些特殊的政治目的,每届殿试后的状元、榜眼,探和新婚时的皇后,他们平生可以得到一次走御道的机会。
鸿胪寺官员将王道秋引到御道近左,指了个有一只巨鳌头的位置,示意王道秋站那儿。独占鳌头吗!这个王道秋懂。
于是得到指点的王道秋,就先向引他来的那个鸿胪寺官员,拱手行礼。然后他就站上鳌头,作势先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再缓缓冲嘉靖帝跪下。
“臣王道秋,谢主隆恩”
大声吼完这句官方固定语言,王道秋再按着规矩叩拜。等上面太监司仪,代嘉靖帝吼:“王卿平身”,王道秋就站起来老老实实的,恭腰低头站那儿。
完成了状元的唱榜,接下来金殿传胪继续。于是接下来的近一个小时里,王道秋就听到了这些声音:一甲第二名李春芳,一甲第三名胡正蒙……二甲第九名张居正,二甲第十一名杨继盛……二甲第三十一名凌云翼……二甲第八十名王世贞……三甲第四十六名袁洪愈……三甲第一百零六名殷士儋,三甲第一百零七名汪道昆……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殷正茂。
纵观整个中国科举史,有两届科举榜被公认为最牛。一届就是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的,北宋嘉佑二年进士榜,这届进士榜上有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除这三大家外,这届进士榜上还有思想家二程、张载等人,以及日后的大宋宰相吕惠卿,曾布、章惇,可说是群星璀璨。
中国千年科试最牛两届进士榜,除了北宋嘉佑二年的这届,另一届就是大明嘉靖二十六年的这届了。这届共录取了三百零一名进士,其中后来青史留名的就有七十人左右。他们中后来官拜尚书的有十人,入阁辅政的有三人,以及大文豪王世贞。
张居正,大明的改革家,大明头号权臣。王世贞,文学家,史学家,独领文坛二十年。杨继盛,大明第一硬汉,铁骨铮铮,著名谏臣。太平宰相李春芳。抗倭英雄、戏曲家汪道昆。文武全才殷正茂、一代帝师,暴脾气大学士殷士儋,水利专家凌云翼……。
大明二十六年的这届进士,在历史上对日后明朝中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的大能太多,于是就被公认为明清科举第一榜。
当然随着王道秋这个历史作弊男的穿越,他个人的成就,以及对这届牛榜人才,更加合理的使用。这会让这届牛榜中的大能们,都会有更高的成就。会直接干翻大宋嘉佑二年的那届进士,成为咱们中国历史上,无可争议的科举第一榜。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