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大明会试的每一场考试内容与乡试时一样,每一场都是两天三夜。第一场是二月初九开考,第二场是二月十二开考,第三场是二月十五日开考,二月二十八日放榜。

这会补第一场考试的内容,也跟乡试第一场考的一样,是考四书五经八股文。其中巜四书》义三道,巜五经》义四道。这七道题考的就是考生,对四书五经以及各家注疏的基本掌握情况,类似于后世的基础知识考试,答案是统一的。

其中巜四书》的标准答案用朱熹的朱子集注;巜易经》的用程传和朱子本义;巜诗经》用朱子集传;巜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巜礼记》用点注疏。

另外永乐朝时颁布的《四书五经大全》,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统编教材以及科举头场的标准答案。

看看这四书五经八股文,考试的变态程度吧!人家考官随便在四书五经这九本书里,摘出一句话,或一个词语,你就要答出这是摘至哪本书哪一章的,讲的是什么,以及指定教辅材料书里,是怎么解释这句话或这个词的。

四书五经九本书,外加一堆官方指定的对这九本书的注释。就这死记硬背的量,毫无疑问,人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脑,它的内存根本就不够下载这么多的信息。就是那些脑子内存量大的人,他不下十年的苦功,反复的背、反复的加深印象,这八股考试他也是根本就挑战不了。毕竟人脑他不同于电脑,他对下载的信息,丢失的会很快。

所以说这八股文考试内容,他虽然没有任何实用性,但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它却可以完美的将那些又聪明又勤奋的人,从人堆里挑出来。

至于这种考试,可能会挑到些,所谓的只会考试的书呆子,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书呆子就书呆子吗!朝廷里写公文材料的,管档案的,从国子监到府学、县学,这些国家教育部门,需要的不就是这些书呆子吗?一句话,一个国家的行政体系,它的正常运转,既需要实干型的人才,也需要书呆子。

所以说这八股取士,它真的是老朱同志,那天才级别的创举,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选择人才最完美的一种方式,没有之一。

想着老朱同志的那天才,王道秋拿起了这七道四书五经八股题。看着那些题目,王道秋也不管,一切等到晚上夜半月高风黑之时再说。

于是看过试题以后,王道秋他就把试题继续压在了砚台之下,他自己换了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继续睡。

而王道秋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刚睡着没多久,本届会试的主考官孙承恩,就在几名同考官的陪同下,来巡视考场了。

当孙承恩等一众官员,很有官威的,手扶着腰带,缓缓走到王道秋号舍门口时,就只见王道秋跟条虫似的缩在炕上。大白天的竟敢在考场酣睡,这太有辱斯文了,这让这位孙老大人愤怒了。

要知道这位与写《西湖记》的作者吴承恩,名字只差一个字的孙承恩,他现居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是个老派的品性高远的士人,个人操守很好,是个绝对的道德君子,以傲骨立世。

在武宗朝时,他因无法忍受混乱的朝纲,又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与佞臣同流合污来迎合昏君,就于正德九年辞官回老家,直到正德十六年,嘉靖帝继位后,他才又回来当官。

而且这位孙承恩老大人,他在嘉靖朝,深得嘉靖帝的赏识,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吏部左侍郎,乃至这次会试后,他还会升任至礼部尚书。

纵观孙承恩一生的仕途,他不管到哪一级,都从不趋炎附势,甘于清廉,一身传统士大夫的傲骨,特质明显。

所以他现在看到王道秋大白天的不抓紧做题,反而在号舍里睡觉,他愤怒了,上前就要将王道秋训斥一番。

而就在这时,孙承恩身后的,此次会试的同考官高仪拉住了他,并小声的说道:“大人,老大人,这位考生仪认识,是去年浙江乡试的解元,也就是那位在浙江贡院门口,被榜下捉婿的人给扒光了的!他到京后没几天又将前首辅夏言,告到了御前……。”

“呃,老夫想起来了,就是他哎!那倒是个人才,也是个有骨气的。那夏言自到高位后,真的是亳无德行可言,是该有人好好教训教训他了。行了,就让咱们的这位解元郎睡吧,他有资格睡。”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高武大夏:开局狐妖娘子

柳未绿

苟在战锤中的星灵

望远镜人

九域领主

此剑无名

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

零零漪

人在遮天,我的实力是三部曲总和

那朵相似的花

从落榜考生到首席科学家

有些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