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10利益交换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可屁股坐在其他人的立场上来说,贾琏就是把一个明明很小、不会过于侵占大家手头权利,大家都能容忍的事情,给搞大了不说,还给搞合法了。
这就不好办了。
以前都是有品级的官员明白职级含权量公式,但谁也没说过无品级的吏员不能含权啊!
虽然,潜规则上吏员的上升途径有限,最终的宦途也就那么回事。六七品的处长科长也就到头了。
但现在这些人他们背靠皇帝,谁知道会平添什么枝节啊。迈过五品官这个门槛,那可就有机会直达天听了啊。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那要做的不是追悔,而是把事情控制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
然后才是有人为这事负责。于是,贾琏算是倒霉了。
而其中恰哈周权所在的家族是最不爽鸿胪寺司宾署再次兴起这个事情的。
因为他父亲就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都察院又称总宪,和六部尚书并称为七卿。是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官员,充当天子的耳目风纪的部门。
俗称政法委。
而贾琏的鸿胪寺下属司宾署新起来的权责是干嘛的?
是纠察回京述职官员的风纪的。
这和督察院的权柄过于重叠了,这不就等于在虎口夺食了吗?
要是司宾署是个没干起来的小虾米,像那行人司一般用来给皇帝逗百姓个乐子,赏赐个八九品官也就算了。
毕竟这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贾琏不在的这几天,这司宾署因为贾琏造下事实,有点要倒反天罡的意思。
招兵买马的发展的飞起!
门下省等部门配合的十分默契,一路绿灯的让司宾署向着壮大的方向狂奔。
这是周家所不能容忍的。
要知道周家从一个军头背景的家族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
家里没有丢了军方升迁的途径,又在最高监察机关起了炉灶,这是多少家族羡慕的事啊!
这要是一不小心,让都察院从监管百官,变成了监察地方百官,让那新起来的小东西有了监管入京百官的权利!
那周家还活不活了啊?
谁愿意把手头的权利分出去啊。
丢人事小,丢权利事情就大了。
所以,这打压鸿胪寺司宾署是一方面,拉拢又是一方面了。
而成为弃子的贾琏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他舅舅要重用他的时候不好下手,可是他贾琏自己出了事,他舅舅要用原本承诺给他的位置去与别人做利益交换了,那就是时候拉贾琏一把了。
因此才有了周权这个孩子出面训诫贾琏的这一出戏了。
因为他周权是个孩子,所以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当做是个笑话。
但又因为他周权叫周权,和周家老祖宗一个名字,贾琏却不能把这些话当笑话听。
尤其是接下来,小公子要讲的事情。那可真不好笑啊。
“舅舅啊舅舅,这碗里的粥就这么多了,你舅舅张湖原本只是得到了先喝一口的机会,可他的勺子当初才那么大点,一勺子下去能喝多少?”
说着周权还做起了手拿把掐的喝粥的动作,边喝边道。
“可好死不死的,你竟然找到了根新羹匙,还把这羹匙递给了你舅舅!”
那比比划划的手势,把小小的勺子变成的大大的羹匙,让贾琏明白了自己想的没错。
“那这锅粥就不够吃了!”
这一羹匙捞了半锅粥的动作确实有些过分了。
做完这个,周权看着贾琏笑的有些暧昧了。
“但舅舅你毕竟是功臣,你舅舅羹匙里的粥怎么也得有你一口的。”
说这话的周公子有些阴阳怪气的,贾琏也不敢回嘴,只能把头低的更低了。
小公子见贾琏如此态度,说话说得就更利索了。
“可这次的粥太香了,香到谁都想加几分材料,谁也都想吃别人家的一口!”
‘加料’‘想吃’两个词,再次刺痛了贾琏的耳朵。
‘加料’就是‘交’想吃就是‘换’啊!
这对贾琏来说不是好事,因为贾琏可没有什么交换的资本,他现在不过是个立功的榜样罢了。
而功臣不过就是个典型,需要的时候竖起来,不需要了,那点功劳没意义。
要不然,为什么岳飞时隔三十二年才被平反啊。
还不是因为胆怯的那群人发现一味的逢迎没有用,于是把主站派的典型又竖起来了。
要知道,在这三十二年期间,妥协派的典型秦桧那可是有着“贤相”的美名的,这可是从上到下,包括老百姓都认可的。
当然,这也不怪百姓,毕竟风向那面吹,他们就冲着那面倒。他们从来都是一群不知道真相的家伙啊。
朝廷让爱谁就爱谁,让骂谁就骂谁呗。
这才是贾琏恐惧的地方,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没用了。
但这还不算完,周权竟然走上前去,扶起了贾琏。
边扶着边道。
“你舅舅那里的粥,你表哥要吃,你舅舅家的姻亲要吃,甚至我们这等拐着弯够的到的,不知道那年那月的亲戚都想尝尝!”
被周权这顿连消带打了一同,贾琏明明比孩子庞大的多的身躯也不得不酸软的听话,人家一扶他自己就得起来。
不然,就叫给脸不要脸了。
但起来归起来,姿势上不过是身子舒服了些,可贾琏头依旧低着,静听周权的教诲。
同时心中感叹道,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孩子,贾宝玉和这一比还是摔死算了。
周权可不知道贾琏心中所想,只是看着贾琏恭敬的态度很是满意,于是继续道。
“那这粥可就不够分了啊!”
说完了这个,周权收起了自己阴阳怪气的态度,正色道。
“那舅舅,这时候,你要是平平安安的没有事,你舅舅从牙缝里挤也得分你一口最香的!对吧!”
这已经是第三次周公子给贾琏递话了,虽然不对,但再不回答就有些过了。
贾琏没办法,只能战战兢兢的回了一句。
“比如我这代署丞之位?”
这一句也就够了,至少表明贾琏明白怎么回事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