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09政治资源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周家公子这时候说这话,多少有些交浅言深了。
这可不是一个‘聪明’孩子该往外说的话啊。
王家布下的迷魂阵哪就那么容易被外人知道的。
要知道我贾琏只是个一等的小人物,完全没必要要和那些说出来的话能当政策用的大人物之间搅合的!
告诫我这些没有什么用的干嘛啊!
我贾琏有我自己的生存阶层,能接触到你们这个阶层不过是偶然所得,我真的不想在你们这圈子里混,也混不进去的。
我只想凭借这次机会和你们结下几分香火情,然后狗仗人势的利用你们的名头回我的圈层签约装逼!
这样就相当于我贾琏有了能在赵立春家门口喝杯茶的资格,然后我利用这个资格混高启强那个圈子。
他不香吗?
在你们面前装孙子,哪有对称呼高启强干爹为泰迪来的自在啊!
告诫我这些,这周公子过于高看我贾琏了。
想到这,贾琏忙道。
“小公子多虑了,小人今后可鲜有和众位公子打交道的机会的!必然不会闯祸的!”
说着,贾琏顺势把周公子放在了地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似的。
说到底,贾琏还是没把这事当回事。
却不想,站在地上的小公子眉头一皱。
也不知道是不喜欢被放下来,还是不喜欢贾琏的话。
“舅舅莫非到现在还没想明白?”
说完竟然生气的转过了身去,厉声道
“不如你好好想想,为什么你舅舅没在你出事的时候立刻出面保你吧!”
这话似乎有些严重了。
贾琏不想在顶层大少之间的圈子纠缠,可这周公子却并不想放过贾琏。
小公子这话说的贾琏心头一凉。
不是贾琏没想明白,而是当时贾琏根本就没敢往舅舅不会救自己这处去想。
当时,舅舅张二河那可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那个时候,哪个怕死的人会往这方面去想啊?
任谁都会给自己唯一生存的希望找借口的。
或许舅舅当时有要事,或许舅舅并这等身份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自己,或许舅舅有别的考量。
总之贾琏觉得舅舅没有第一时间出现一定有他的理由,但舅舅绝对不会不救自己。
毕竟自己是他的亲外甥啊!
所以,在那种不知道下一秒会面对什么的时刻,贾琏还真的从没想过,舅舅是要放弃过他。
尤其是现在安全了,贾琏就更不会去思量舅舅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出现。
但,不想,不代表潜意识里没出现过那种最坏的担忧。
小人精见贾琏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站在地上扫了扫衣衫,漏出了得意的表情,笑道。
“我就不和舅舅你拐外抹角了,照实和你说好了。”
贾琏闻言从慌神中醒了过来,忙躬身下去,好让自己能看到小公子的嘴巴,恭敬的道。
“静听小公子教诲!”
周家小公子也是敞亮人,没有借袒铫挥,直言不讳的道。
“舅舅你要明白,一个新起的衙门头到底算个多大的事,这里面能有多少的好处。”
小公子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贾琏多少还是明白点的。
朝廷除“内阁”和侍奉皇帝以及皇族的“内监”这等法理上并不被承认的权利机构外,总共有六部,九卿等多个权利部门。
这里的九卿是个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代指督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府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寺卿。
每一个部门又有很多下属的分支或者互归统属。
例如贾琏所在鸿胪寺名义上是礼部下属,但又不归礼部管辖。
这些权利机构,分别掌握着朝廷的外交,发展和改革,格物致知的研究方向,民族事务纠纷管理,朝廷安全和情报的搜集,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的之力,交通运输的管理,农业的规划发展,文化的宣传,解甲归田的兵丁治理,财政预算,五军都帅,教育发展,工匠管理,刑法的实施抓捕,民政,自然资源,城市规划,水利规划,商务税收,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审计等权责。
他们虽然权柄之间有重叠,冲突的部分;例如刑部和大理寺之间,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之间。
甚至说行人司这等边角料的部门都有封官贤才的权责能去挖吏部的墙角。
但总之,这整个朝廷的权利大家能共享但却没有落下的。
甚至可以说是做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基本上把权利瓜分了个干净。
但时代是在发展的,新的庶务出现了,就会有新的权利。
比如大型的城池越来越多,就会出现管理城池内务的部门,乡镇越来越集中,就会出现管理乡镇的部门。
可这等新兴的机构有多大的权利,归哪里统属就成了新问题。
毕竟,立朝之初朝廷三品以上官员拢共才五十几位,而现在早就过千余人了。
这里面除了官府行政人员臃肿以外,其实也说明了时代在进步,权利在不停的细化!
这种进步至少说明在权利衍生方面是进步的,甚至还变相佐证了朝廷财政的富足。
不然也养不起这么多人。
那么每有一个新的权利机关的诞生,抢夺新兴部门的权利归属、分割机构里的权力可就成为这些政客家族之间的大问题了。
要知道,任何一整条的完整的机关能安插族人、门人都不在少数的。
而权利又只为权力赐予者服务。
政治家族能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靠的就是这种能向下赐予权利的能量,才有的在行政方面有众多门人效力,有众多亲朋给与方便的特权的。
这个就叫就做政治资源。
这个东西厉害就厉害在能惠及好几代人。
比如贾家已经衰败到这等地步了,可依旧在金陵一带有护官符之称。靠的就是贾家上两辈人,当过京营节度使,管理过江南海事,还监管过南直隶工部从中获取的政治资源啊。
如此就明白了,贾琏当时的处境。
要知道,怎么可能有任何一个政客家族会对新的权利不眼红啊。
那代变的是茫茫多的候补官职可以转正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