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05章 朱元璋的咆哮

也不知道朱元璋是记得了张一凡提过的,这种出公差给地方百姓会造成极大压力的奏章,因此,朱元璋此次御驾出行,便有旨意下达。

要求随驾的文武百官,皆只身前往,路上的护卫有一千锦衣卫负责。

并且除了朱元璋自己配有马车用于路上办公之外,其他文武官员,皆骑马而行。

朱元璋这道旨意一下,顿时南方沿途一路就鸡飞狗跳了。

不是说要迎驾,朱元璋的目的,是香山县,和沿途地方的关系不大。只有一点是有关系的,那就是官道。

好在水泥出来都几年了,大部分地方,对于最主要的官道,都已经修建了水泥路。

那部分鸡飞狗跳的地方官府,就是连最主要的官道都没有用水泥路修。如今皇帝和文武百官要路过,民生好不好不好说,这路好不好是一下就能看出来的。

于是,在消息传出去的同时,那是连夜修路,至少在明面上,可不能被其他地方给比下去了。

也亏了朱元璋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下达旨意,各省都要有水泥作坊,并且重要的府,南方多雨水的更要优先,才算是临时抱佛脚地修路,终归也能修了起来。

本来的话,皇帝领文武百官出行,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肯定是行程缓慢的。

邓愈听了,脸色稍微黯然了一点,不过随后恢复了正常,笑着回复道:“这个水泥的好处还真得是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他的回答,也能看出他其实对开疆拓土并不热衷。

广东的百姓,也都非常振奋,特别是香山县百姓,在知道皇帝要来之后,都不用官府交代,基于香山人的自豪感,就开始早早准备,该打扫的打扫,该处理的处理,总之,就是要让皇帝看看香山县最好的一面。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都已经五十一岁了,年纪确实不小了。

各个水泥路口,都有军卒岗哨。所有百姓,都是待在住处不得外出。但是,每家每户都是挂出了红灯笼等喜庆的道具,仿佛过年一样。

张一凡倒是笑着说道:“回父皇的话,镜静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

这个年龄段,也是在长个子的年龄,就类似后世的高中三年,最多往后挪两年,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人的变化,还是有些大的。特别是一直没见的前提下,这个变化就更为明显。

不是应该大妹过去见他们的么?

然而,朱元璋咆哮了,他们不敢不听,连忙驱马走近,一个个嘘寒问暖起来。

说要说说话的是你,现在又说要吵到大妹,你究竟想怎么样?

不过这个话,他们也只敢憋在心中,可不敢露出来。

张一凡和朱镜静夫妇两人,也是从香山县赶到了广州这边来迎驾。这些,都是前所未有之事。

除了老四让他满意之外,这些个老二,老三,老五的,一个个都不满意。

此时,他听到张一凡的话,反而很是欣慰。这个女婿,是真得关心自己,有心了。

张一凡当初进献水泥,说这是国宝的时候,就曾说过水泥的好处之一,就是会让交通便捷,不但节省粮草运输途中的损耗,还有利于大明开疆拓土。

看看,别人都是围着自己这边,就这群兔崽子是怕被自己骂,竟然和自己离那么远!

哼哼,别以为离得远了就不会收拾他们。朱家的江山,还得要他们来守护,一个个不学好的,回头就一个个收拾!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的女婿中,其实就是以这个梅殷最为优秀,也最得朱元璋看重,传说最终还被加封荣国公的。

在他们身边的新驸马都尉,也就是当初和张一凡竞争过的梅殷,深得朱元璋喜欢,就带在身边,听到他们的对话,便开口感慨道:“民以食为天,兴修水利是为重中之重,特别还是南方多雨水的地方。这水泥,真得是太好用了!”

等到香山县地界之后,朱元璋和随驾的文武百官,依旧和任何第一次来香山县的人一样,为他们看到的一切而震撼。

如果说,还是当初争当驸马那时候的情形,那梅殷回去苦学之后,并不会对张一凡服气。但是,如今张一凡有香山县的政绩摆在这里,哪怕梅殷很是傲气,也被张一凡的实力给压制了。

反正儿子多了,就是惹您嫌是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朱元璋是谁啊,岂会因为别人的奉承就忘记自己多少岁了。

至少沿着珠江看到,河堤以及一些水利设施,全都是水泥修建了。

很显然,他是没有听出刚才邓愈和朱元璋沟通的真正用意。

秦王等人:“……”

这不,就见朱元璋带着一点感慨说道:“差不多三年没见,你们都长大了,也变瘦了,还黑了一些,辛苦你们俩了!”

张一凡和朱镜静离开京师的时候,都是十六岁的年龄,如今已经十九岁了。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张一凡横空出世,以孤儿的身份,绝世的才华牢牢占据了第一的位置。

广州城这边迎驾的人群,自然已经知道皇帝到了,便纷纷迎了过去,双方相遇。

但是,架不住朱元璋就是开国皇帝,并且是穷苦出身,和诸侯争霸打下的江山,戎马生涯伴随了他的前半生。登基称帝之后,又是非常勤政的主。

在这古代的世界,第一次见到一个用水泥修建的城市,并且远比他们想象还要庞大时,绝对是非常震撼的。

虽然邓愈当时不在,但是和武将有关这方面的事情,他后来还是有听说,并且也有关注的。

朱元璋一听,顿时大喜,随后又有些质怪地说道:“镜静都有身孕了,还让她来干什么?好好在香山县养胎,不宜多动。你们啊,不在京师,就没人给你们提醒这些,真是乱来了!”

当广州城遥遥在望的时候,朱元璋身边的卫国公邓愈就忍不住赞道:“有了这个水泥官道之后,行程确实加快了很多。驸马以前所言,诚不虚也!”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差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从拳皇开始纵横诸天

云端上的猴子

唱出元代青花瓷,我的音乐能成真

葱爆洋葱

荒野大镖客的故事

真香道士

聊斋:贫僧超度成仙

傲娇的香油

神鳌仙族

大道圣罗

圣墟之无敌天下

楚南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