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户籍的再度革新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94章 户籍的再度革新
“你们听说了么?据说以后外乡人,只要在香山县居住满一年,就可以入户香山县户籍了?”
“那怎么行,如今我们香山县已经有很多人住了差不多一年的吧?他们也都成了我们香山人,那我们还能有多少粮田?”
“对啊,本来这第二次分粮田就要少不少了,如果再加上他们的话,那还能分多少粮田?”
“不是,据说这种入香山县户籍的,会是特别的户籍,好像是民籍中的非农户,属于不分粮田的。”
“真得么?要这样的话,那还行!”
“行什么行啊,除了不分粮田之外,就和我们香山人一个样子了。从军,还有去钱庄贷款等等,都能享受本来只有属于我们的好处!”
“咦,你这么一说,倒也是哦!那可不好,这不是占我们香山的便宜了么?”
“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是真是假?”
“……”
不但知道香山县的机会比较多,而且也知道,驸马县令和普通县令的区别,他选择了相信驸马县令会还他一个公道。
可是,郑宝陆却不同,当即决定报官。
人潮人海中,有一对刚下船的年轻夫妇,衣着简朴,看着面前的热闹场景,都是很激动。
第二手措施,让工程队那边修建更多的房子,继续投入市场。
在可以买房入户的政策一出来之后,这些房价迅速飙升。哪怕香山县官府发出告示说后续会修建更多的房子,可依旧止不住外乡人买房的热情。
这么一来,就这个时代的农业耕作水平,要想保证每个人分到的粮田都够吃,那是不大可能了。
香山县一县之地,就已经达到了广州城的规模。并且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香山县将会超越广州城,成为广东人口最多的地方。
香山县的码头,更是成了外地人来香山县的首选。毕竟从广州坐船过来,顺风顺水直达,最是方便不过了。
因此,地方官府对于外乡人的案子,一般都是能不管就不管,除非是人命大案,无法回避的那种。
原本的话,香山县这边官府修建的水泥房,就普通的平房,一房一厅一卫的那种,是五贯钱左右;两房一厅一卫的那种,是九贯钱左右;而三房两厅两卫的,则是十五贯钱左右;
四合院那种,带厢房的,两进的那种,则要到二十贯了。三进那种四合院以上的,香山县官府压根就没修建。
第一手措施,同一户人家,如果购买三套以及以上,则税收翻倍。已经有五套的,不得再次购买,但是可以置换。
这不,又有一艘客船靠岸,随后,人流便拥下船,看着码头上人山人海,各种招揽生意的喊声,都有些惊呆了。
对于香山县户籍的人来说,其实是不愿意这次的户籍革新。但是,如今香山县常驻人口中,户籍人口只是占了一小半,就算他们有意见,也喷不过那些想要入香山县户籍的人。两类人的关系,自然也就不友善了。
香山县的百姓,谁敢挑战驸马县令,质疑反对驸马县令?
至于外来打工的,做买卖的等等,非香山县户籍的,也有十五万左右,并且每天都还有外来人拥入。
两人正在未来充满着梦想呢,就见一个伙计打扮的人挤了过来,带着殷勤的笑容问道:“请问两位来自哪里,能看下路引么?只要是正经人,我可以给您介绍酬劳最好的活干,男女都有。”
更不用说,不知道身份,不知道名字,要想查这种案子也很难。
那个人之前还真没说错,郑宝陆虽然是第一次出远门,却是上过几天私塾,经常听私塾先生讲过一些故事,懂得一些道理的,有一定的见识。
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道:“我看公子像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一看就知道有干劲,将来肯定能有一番作为的!所以我其他人不找,就想着能不能帮到公子!”
那些替香山县官府打工的外地人,因为包吃包住,住得就是官府的出租房,达到一年的,便成为了最幸运的人,得以直接入户香山县民籍非农户。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一处偏僻之地后,不但没有得到他想要的酬劳高的活,反而又钻出几个人,把他们夫妻俩围住了。
当年的永嘉侯厉害吧?南征北战杀了多少人,更是握有铁券的世袭侯爵,开国元勋排在第二十七位,直接闯番禺县衙鞭打县令的那种,敢反对驸马县令,最终的结果,不要每个香山人了,全广东,全国的人都看到了他的下场。
张一凡看看讨论的热度已经差不多之后,便正式贴出来官府告示,宣告户籍制度的再次改革。
在香山县这边做买卖的,特别是有长期做买卖打算的,基本上在政策颁布之前就已经买了官府修建的水泥房。这些人,也成了另外一批幸运的人,得以直接入户香山县民籍非农户。
香山县户籍登记人口,从上一次登记的七万多,一下翻了一倍,达到了十五万上下。这其中,有两万多是海盗俘虏转化过来的。剩下的那些,就是这一次户籍革新,由外乡入了香山县户籍的。
敲鼓之人,自然是郑宝陆了。他到衙门报案,拿不出路引,无法核实身份的外乡人,典吏直接打发走人,但是郑宝陆不服,最终敲响了衙门口放着的鼓,拼着关入大牢的风险,终于惊动了驸马。
因此,要区分务农与否的人口,就很有必要了。
看着这些歹人扬长而去,女的哭了:“怎么办,相公,我们怎么办?”
第六,香山县官办作坊和厂招募人手,同等条件下,优先香山县户籍中的非农户。
“都不知道他是何许人,只凭他空口白牙所说,无法处置啊?”典吏给自己辩解道,“如今衙门忙得很,也派不出人手去韶关核实。万一他要是诬告,光折腾县衙了怎么办?”
属于香山县衙门的运输船,不断地来来回回,南来北往客,来去匆匆。
张一凡之所以要进行这种革新,还是因为香山县的人口在暴增,并且在不久的未来能预估到,人口肯定会进一步扩大。
刚到香山县便梦想破灭,人生地不熟之下,连回去都没了路费,对郑宝陆来说,真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只要挑准了人下手,有一个是一个,基本上就没有失手的。
郑宝陆听了,安慰他媳妇说道:“这里的县令可是当朝驸马,做了那么多实事,非是我们那边当官的可比。而且我相信不止我们是受害者,肯定还有其他人。除非驸马不知道,要不然他不会不管这些事情的。”
男的一听,顿时大喜,连忙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说道:“承蒙吉言,这是路引,您看看!”
这几个人上前,对着他们夫妻俩一顿拳打脚踢,不但抢走了盘缠,还带走了他的路引。临走之时,那人还恶狠狠地威胁道:“我堂哥可真是县衙里面做事的,你要敢报官的话,就等着吃牢饭吧!”
一听这话,看着不怀好意的几个人,郑宝陆便知道上当了。
务农的,分粮田;不务农的,优先保证工作机会,这就是这次户籍革新的一个方向。
虽然只是被抢走了三贯钱,可这已经是家里尽可能给他凑出来钱了。
张一凡听完之后,一拍惊堂木,当即喝道:“来啊,把他们关入大牢,等衙门空闲一些,派人前往韶关县核实再说!”
“嗯,相公最厉害了!”女的听了,连忙点头说道,“香山县也招女工,听说能赚很多钱的,我也会努力!”
第二,香山县户籍的人,不说分粮田了,就是在香山县内找赚钱的活,都会容易不少;至于做生意的,香山县可都是发财的机会,更是吸引他们了。
就听这个男的说道:“娘子,你且放心,虽然我读书不成,可眼光还是有的,定能在这香山县出人头地,带着伱他日衣锦还乡!”
基本上,所有的房价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翻了一倍,最后售空,香山县的建筑工程队不得不开始继续盖房子。
第一,香山县户籍分为农户和非农户,即能不能参与分粮田作为区别。意思很明白,农户有粮田分,非农户没有粮田分。这个区分,是指香山县户籍,包括了官籍、民籍以及贱籍在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