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人心中的成见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对,那谁,你们香山县县令竟然是当朝驸马,估计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别的不说,就福建广东两地,就是当年永嘉侯领兵征讨的。并且他的治军之严,铁血无情,也是有名的很。
道同听得一愣,不过没有再问,躬身送别。
“驸马县尊,典史老爷所说句句属实!”
不过没多久,他的这个担心就被其他事情给冲散了。
说到这里,他立刻侧身,然后用手一指人多的那处地方说道:“此次风灾,河水暴涨,冲垮了这处河道,那边很多良田被淹,甚至还有两个村子也被淹了一部分。下官心急如焚,委实走不开!”
陪同的番禺县典史有缉盗之责,无奈之下,只好先县尊一步,迎过去,大着胆子喝道:“你们干什么?私自逃回来就不怕朝廷律法么?”
张一凡到了近前一看,为首那人,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从衣着上看,就是香山县的典史,暂时代理香山县衙事务的。
后面的手下,焦急提醒,但是却喊不住道同。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跟上去。
这个大胖子,比起番禺县的县令道同,也要做得更出色?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立刻抬头看去。
“……”
这一路过来,张一凡确实看到了台风对民生的破坏。相对广州城北那边的村子而言,番禺县的百姓明显更乐观,男女老少和青壮,都在忙着自救。
说完之后,他代表其他民壮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道:“县尊,驸马真来我们广东了么?”
这么想着,他便微笑着说道:“县令没有去广州那边一起迎接,原来是走得慢,才到了这里啊!”
大胖子听了一愣,没想到这个驸马什么话都不说,一开口就问灾情如何?
他心中咯噔一下之后,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回驸马县尊,本县确实遭受风灾,但是在下官和一众同僚身先士卒地救灾之下,已然差不多了!”
“……”
这样的行人,算是比较罕见的。那些干活中的番禺人,都不会只是埋头干活的,很快就看到了这个奇怪的组合。
就见前方官道上,至少有几千人等在哪里。看到张一凡这一行人之后,立刻敲锣打鼓,唢呐嘀嘀吹,那叫一个热闹。
“什么,真得是驸马么?”
原来的香山县令在任上病故,加上这香山县是远到了海边,也就是比琼州近点而已,没什么官员愿意来,这个县令位置就一直空着。
马上,就有回来的民壮,眼尖认出来了,当即惊喜地大喊道:“没错,就是和永嘉侯说话的,肯定是那个驸马吧?”
“你们看到没有,平板车上那几个,可不就是香山县想逃跑被抓,然后被吊起来打的张三他们么?”
道同也已经大步走近了,听着民壮七嘴八舌地声音,顿时也是非常诧异,便大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谁来说清楚?”
这些民壮是被永嘉侯看着的。那永嘉侯是何等人?
领兵打仗绝对是好手,南征北战之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才会被皇帝封为世袭侯爵的。
“可不是,人头都不知道掉了多少的?”
张一凡听了,抬头看了下,然后点点头说道:“确实,受灾还挺严重的。那行,你忙吧,我也得走了,香山县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他可是记得,张三等人之前给他说香山县的情况时,也有提到,说这个典史老爷很厉害,他们都怕他。
他们这么一议论,更多的人不干活了,纷纷开始看热闹。
“我们没私自逃回来!”
但是,张一凡就不是那种人!
特别是在风灾之下,这个典史还如此兴师动众,张一凡在心中直接就给了这个典史一个差评,指不定就是一个喜欢拍马屁的官吏。
难不成,香山县虽然是下等县,可论起老百姓的日子,比隔壁中等县的番禺县都要过得好?
“可是,没看到驸马的排场啊?”
“不会!”道同听了,很有把握地说道,“从时辰上来看,驸马压根没有接受永嘉侯他们的接风洗尘,并且还应广州府知府的要求,说动永嘉侯放回了民壮。并且说话中,也感觉不到虚假,驸马和公主,确实是个好人!”
“……”
道同已经在番禺县当了多年县令,百姓都知道他是个好官,已经有了威望。
如果不是他们信任的县尊所说,还真不敢相信,这么年轻的驸马,竟然有这么嚣张的过往!
“……”
疑惑间,他抬头看去,再远处的那些普通百姓,至少从穿着上看,也要比番禺县的百姓看着要穿得好一些。
道同这边,也没心思去管这个驸马到底怎么样。民壮回来了,他忙着开始组织人手,要对全县因为风灾造成的那些问题,都要一一解决掉才是他当务之急。
“那没错了,那几个人里面肯定是有驸马了。县尊不是说了么,驸马是到香山县当县令的。”
“下官番禺县县令道同,见过驸马、公主殿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连忙补充说道:“下官知道驸马县尊远道而来,肯定很是劳顿,因此不敢有劳驸马县尊受累,便早早把灾情给处置了!”
“……”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是这么想的。
此时,张一凡发现,张三等人的表情,明显有点不自在。
“可不是,让我们喊了好多遍,就是没看到驸马在哪里?”
于是,他连忙带着手下,匆匆赶过去迎接。
因此,一听他的说话,哪怕后面还有不少人拥过来,可现场却还是一下安静了下来。
无数人一起喊出,整齐如一,一听就知道是事先排练过的。
这些担心的人中,以香山县的民壮为多。毕竟只要是人,都会多担心一分,也不会尽往好处想。
听到他们的话,道同顿时吃了一惊,立刻追问道:“永嘉侯确实是说,因为驸马的要求,就让你们先回来了?”
也真是因为这里对大部分官员,或者对朱元璋来说,都是足够偏僻的,才会划拨出来,让张一凡来折腾。
这一下,顿时把监工的人惊到了,立刻报到了道同那边。
“可不是,还要到香山县任县令,那香山县这边就有福了!”
在人群的前面,是一些身穿官服的人,在他们后面,则是穿着绫罗绸缎的,张一凡他们还没到近前呢,就一个个跪下迎接了。
官道附近的这处河道缺口,是最为影响民生的一个。他就在这里,监督着手下,组织新到的民壮开始忙碌。
听到道同的介绍,他的手下顿时一个个都是傻眼。
就这么忙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官道上来了一行人。其中有两个骑士在开路,相差一里左右路的距离,则又有一队骑士,男女都有,还有一辆平板车,车上坐着几个人。衣裳什么的,和那些骑士差别有点大。
天近傍晚之时,张一凡一行人,终于出了番禺县,马上就要到香山县了。
群龙无首之下,这次貌似很大的台风之后,香山县又会如何呢?
想着这个,真得担心。
张一凡听着他们说话,目光扫视,竟然发现,没一个人是不赞这个典史的。
似乎真得是从风灾中恢复过来了!
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县城也已经要到了。
张一凡不由得心中有点狐疑:该不会真得是错怪他了?
人心中的成见,真得像一座大山?
求支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