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那我去死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心中就算有千般不愿,万般不想,却也没办法,只能领旨。
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李善长很快就看完了,随后便一脸震惊,转头看向朱元璋,一时之间,他都不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了。
马皇后特意安排了年龄最大的女儿,也就是她的嫡女宁国公主(此时还没封号,但没查到她的名字)陪着朱镜静,以免出现什么状况。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李善长有点不明所以,接过这份已经装订成册的《弟子规》,只是那么一看,他就认出这是张一凡的字迹。
听到他这话,所有人都回过神来了。
其他人见了,也纷纷向张一凡恭喜,一时之间,气氛变得欢快起来。
李善长心中哀叹一声,还不得不走过去,装出大度的样子,首先向张一凡恭喜了起来。
………………
他都懂了,这分明是写他大妹如何在皇宫大内日夜思念这个张一凡的啊!
还真没错,这首词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代表作《一剪梅雨打梨深闭门》,属于非常优秀的一首婉约词。
于是,他立刻便看起内容来。
他也是真得豁出去了,说完之后,立刻磕头,那是“咚咚咚”地响。
朱元璋转头看了马皇后一眼,低声说了一句,然后看到马皇后笑容满面地在颔首,于是,他就转回头,看向张一凡,认真地说道:“朕意已决,点张一凡为朕的大女婿,驸马。”
终于定下这门婚事了啊!
“起来吧!”朱元璋淡淡地说道,“这下不会在背后说朕无情了吧?”
甚至可以说,没有朱元璋对女儿的感受的其他人,包括宋濂在内,只是对这首诗词本身,也让他们非常震惊,似乎眼前出现一个痴心想着情郎的深情女子。
朱元璋一读到这首诗词的时候,就立刻想起了朱镜静对张一凡的思念,想着他都到朱镜静的背后,她都没发觉,真得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朱元璋也就是这么说了一句,然后转头看向李善长,有点意味声长地说道:“太师,有关驸马的礼仪,就由你来牵头,和礼部以及东宫这边一起议个章程出来,可好?”
这不,就见梅殷竟然双目流泪,对张一凡说道:“是我错了,我不该为了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头参加这个比试,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是皇帝皇后,不是一般的丈人丈母娘,是该这么叫得么?
不过他们很快又想起,对了,这个是柳家村的乡下小子,不懂礼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一听这话,李善长心中又是一阵无语,敢情还在这里等着自己,亏了自己是没有犹豫。
这么想着,李琪一下跪倒在地,向朱元璋奏道:“陛下,这篇诗词绝对不可能是他所著。他才启蒙一个月而已,肯定是抄了别人的诗词拿来糊弄陛下,还请陛下明察!”
没办法,张一凡的字迹很有独特性,一眼就能认出来的。
听到这话,张一凡心中非常高兴。不管如何,总算是松了口气,当即跪下道:“女婿张一凡见过爹,娘!”
明明这个大公主就应该是他的,怎么就被人横刀夺爱了呢?
宁国公主一见之下就有些好奇了,当即问她道:“大姐,你就一点都不担心么?”
一时之间,他们的目光全部看向张一凡。有的眼神中,是同情之色,同情这对鸳鸯的遭遇;有的眼神中,则是震惊之色,震惊这个乡下小子怎么可能写出这么传神的诗词?
看这场景,那七个打酱油的才子已经不需要再写什么了,张一凡成为驸马,那是众望所归!
可是,还是有人不甘心的。
“……”一听他这话,在场的人顿时就无语了。
谁好意思拆散了他们?
朱元璋听了,便微微一笑道:“朕听人说太师心眼很小,但是太师却能不计前嫌应下此事,朕看以后谁敢那么说太师,必不轻饶!”
“担心什么?”朱镜静听了,一边继续画画一边说道,“凡哥肯定能拿第一!”
“那万一呢,万一不是他怎么办?”
朱镜静听到这话,手中画笔停了下,随后又开始画画,同时淡淡地回答道:“那我去死!”
开始日万,求保底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