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手下人也被郑芝龙的状态给吓懵了,虽然搞不清什么情况,却还是赶忙点头答应:“属下遵命,属下这就去办!”
手下人刚刚跑出去,郑芝龙便又是一拍大腿,感觉刚刚的安排实在不妥,便又召来一名手下,从腰间取下一枚令牌交给了他,对他吩咐道:“你速携此令牌去一趟长崎,告诉倭国人,若是遇上明军船队千万不要贸然进攻,那是大明朝廷派来剿匪的,不是毛文龙的人!”
李邦华顿时懵了,他实在是感觉事情太过蹊跷了:“此话当真?!”
李邦华微微一愣,问道:“那毛文龙呢?郑芝龙已经将其击败了吗?”
倭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前去追击呢,就见迎面来了八艘大战船,都是泰西人的那种大盖伦船和卡拉克帆船,但是仔细一看却又不尽相同,这八艘大战船的两侧还各装着一个“大水车轮子”,甲板上方竖着个大烟囱,冒着滚滚黑烟。
郑芝龙面色惊慌,顾不得多做解释,一把紧紧抓住手下人的手腕,说道:“速速派人驾快船南下,去告知我军先头船队的将领,莫与倭国人开战!”
手下人闻声赶忙上前询问:“将军?!”
明军自然也早就发现了前方的倭国船队,但是却既没有向他们示意,也没有转向,就这么径直朝着倭国的船队开去。
李邦华不敢再继续犹豫了,当即下令,北上济州岛,从济州岛的南岸登陆。
如今倭国人再次看到一支上百艘明式战船组成的船队气势汹汹朝这边驶来,战船顿时便在五岛列岛周边的海域集结起来,准备作战迎敌。
等人都走了,郑芝龙这才满脸冷汗地坐回了椅子上,他感觉此时说不定已经晚了,若是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双方已经开打了,郑芝龙不得不开始考虑最坏的情况发生之后,他应该如何是好。
倭国人顿时一片哭天喊地,再顾不得追击明军船队,吩咐掉头往回跑,那些战船已经被炸毁了的,则纷纷跳海往回拼命地游。
郑芝龙的手下一听这话,顿时一个激灵,赶忙说道:“军门息怒,郑将军自是心向朝廷,一心为大明效忠的,他只是担心我方舰队与倭国人妄开战端,徒有损伤……”
李邦华却是一挥手道:“行啦,你就别替他解释了,我且问你,那郑芝龙现在何处?”
明军这支先头部队主要以明军之前的老式战船为主,战斗力有限,且数量不多,即便装备了一些老式红夷大炮,但是因为发射间隔长,威力有限,也难以对整个船队形成火力掩护,和倭国人的船队相比,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言。
倭国人顿时看呆了,吓傻了,他们可是知道泰西人这些大战船的厉害,现在一下子来了八艘,他们顿时斗志全无。
当倭国人朝明军的船队开炮之后,明军船队瞬间便发起了反击,前方的小型战船向两侧让开,后方的大型福船转向把侧舷对准了倭国船队,接着就是噼里啪啦地一通炮击。
正在这时,郑芝龙派来送信的手下赶到,他本是给明军先头部队的将领来送信的,但是现在既然李邦华这个主帅在,他只好上船来将消息报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手下的士卒倒是军纪严明,没有妄加杀戮。
此时的长崎可不再是一个开放热闹的港口城市了,而是一片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自打毛文龙上次报复性地对长崎进行了一次大劫掠之后,倭国的幕府即便还没有下定决心要集结大军讨伐毛文龙,向其复仇,但是也已经召集了战船和军队将长崎保护了起来。
而此事郑芝龙的船队已经在济州岛的北岸靠岸了,这一路上别说受到毛文龙船队的阻击了,就是海岸边的哨塔上,竟然连一个守军都没有。
郑芝龙不敢冒险,便先派出一千人靠岸登陆,上岛上去侦查情况,而他则坐在自己的帅船上,瞑目思索起来,从早上李邦华安排作战方案的时候,郑芝龙就感觉哪里不对,这一路上的情况也着实奇怪,他得好好捋一捋,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李邦华取出备好的济州岛地图来,指挥明军一路向西北方向的平原进军,这边是养马场,说不定可以在此夺得一批战马来。
这些战船如今装备的都是从辽东退役换下来的最早的那批红夷大炮,虽然射程和威力比不上新式的钢铁铸造的改良版,但是对付倭国人的战船已经绰绰有余了。
李邦华听闻是郑芝龙的手下来送信,还以为是郑芝龙那边出了什么问题,赶忙将其召见了进来,结果一听郑芝龙让此人带来的消息,李邦华瞬间大怒:“你说郑芝龙让我明军不要攻击倭国人,现在明明是倭国人先来向我明军挑衅,这郑芝龙到底是明人还是倭人?”
一个时辰之后,李邦华的船队到达了济州岛的南岸,果然沿岸连一个守军都看不到,李邦华当即派出明军登陆探索,确认没有敌军埋伏之后,这才全军靠岸,登陆了济州岛。
战船一进入射程之内,李邦华便下令朝倭国人的战船开炮了。
收到前方明军已经与倭国人开战的消息之后,李邦华当即命令士兵开启蒸汽机,启动蒸汽明轮加速,全速前进,支援前线。
自古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先下手为强,倭国人不由分说,直接就朝着明军的船队开炮了。
手下人顿时就是把手握在了枪杆刀柄上,此时不仅是李邦华,就连李邦华的手下都开始怀疑起郑芝龙来了。
李邦华很快便到达了济州城前,济州城的城门和城墙经过毛文龙的改建之后,已经如大明境内的城池一般高大坚固了,再也不是可以轻易攻破的矮墙土坡。
远远可以望见郑芝龙就在城门前一里处迎候,身边只带着十几个随从,李邦华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磕了下马镫,加快脚步赶上前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