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那些侥幸逃脱的罗斯人一路向西逃到了纳利姆,而后没有过多的停留,继续西逃,将消息带回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
但是通过文字描述进行想象的话,大概也就只能想到自己认知水平之内的强盛与富足,没有亲自到过大明,是无法真正认识到大明到底有多强大的。
罗斯使者把明军当做了鞑靼人,故而一来就是说得蒙语,这样一来大家还算可以勉强交流。
尽管罗斯人都是身穿重甲,但是如此近距离地遭受密集轰炸,再厚的铠甲也难以保命,瞬间便是人仰马翻,连人带马都变得血肉模糊了。
为了解决罗斯所面临的困境,罗斯迫切需要在东方找到一个突破口,因而伊凡雷帝开始鼓励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向东进行探索和扩张。
也正是在伊凡雷帝的授意和支持下,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开始召集哥萨克人越过乌拉尔山脉,开始了向东方的西伯利亚的入侵和扩张。
因为哥萨克人善于骑射,勇猛善战,也逐渐开始被统治者所青睐,开始雇佣哥萨克人作为佣兵,哥萨克人也逐渐开始成为了东欧政权手下的一支重要的战斗力。
然而虽然双方语言能通,但是意见却是完全无法统一,基本上处于完全无法沟通的程度。
而就在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派出的谈判使者正在朝叶尼塞斯克赶来的时候,纳利姆东南方向的托木斯克也已经落入明军之手,等到使者终于赶到纳利姆的时候,明军正要对纳利姆发起进攻。
明军们见到罗斯人朝这边冲来,马上停止了脚步,就地开始架设虎蹲炮,上百门虎蹲炮的炮口对准了朝这边冲杀而来的罗斯人骑兵队,只等他们一旦进入射程,便要齐声发射!
最初入侵西伯利亚,并将拥有数万兵力的西伯利亚汗国击败,占领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哥萨克人只有八百人,但是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了一支几千人的佣兵部队。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也是一样,他们承认大明很强盛,或许可以与罗斯相提并论,但是即便如此,大明的军队也势必无法与罗斯的军队相抗衡。
罗斯人自是不敢落败,当即稳定了局势,在首领的组织下,组建了一支两百人的骑兵队伍,他们叫喊着:“敌人不过只有三门大炮而已,我们只要冲到近前他们将毫无还手之力,到时候还能把敌人的大炮缴获!”
因此,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当即决定,要派出大军,征讨明军,将明军赶出西伯利亚,为死去的哥萨克佣兵们复仇!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自然是知道大明的,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时候,沙皇曾派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伊万·佩特森前往大明,但伊万此次访明并非代表罗斯国对大明进行正规访问,故而伊万此行并没有让罗斯与大明建立联系。
而后,伊凡雷帝又授权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招募哥萨克人作为佣兵,用来作为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私人武装力量。
现如今,一支半路杀出来的军队突然袭击了罗斯在西伯利亚的营地,抢占了罗斯人在西伯利亚的地盘,这让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异常震惊。
哥萨克人非常包容开放,不论民族出身都可以被他们所接受,可以轻松融入这个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是也有例外,哥萨克人对犹太人是坚决排斥的,而同样的,犹太人对于劫掠成性的哥萨克人也是避之不及的。
罗斯使者马上回去将谈判结果告知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并添油加醋地诉说了敌军是如何的目中无人和冥顽不灵。
毛皮号称软黄金,不论是罗斯还是斯特罗加诺夫家族都在毛皮生意中受益颇丰,如今西伯利亚的毛皮和木材等资源,占据了罗斯和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整体收入中相当大的比重。
叶尼塞斯克里的罗斯人们见到这支罗斯骑兵队伍瞬间被敌人的炮火歼灭,顿时都被吓得四处逃窜了起来。
原因主要还是罗斯使者的态度过分傲慢,与其说是来谈判的,倒不如说是来“摊牌”的,是来给明军警告,下最后的通牒的。
面对罗斯派来的使者,满桂本来是不想接见的,毕竟皇上给他下的命令是一路打到乌拉尔山脉去,可没有说过要跟罗斯人谈判,满桂认为双方也没有什么好谈的,毕竟不论怎么谈,他都是要打到乌拉尔山脉去。
但是鉴于逃回来报信的人所说,这支部队装备相当精良,实力远胜罗斯部队,故而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经过商议决定,先礼后兵,先去派人跟对方谈判,也好搞清楚对方的身份。
满桂是没想到对付竟然这般猖狂傲慢,要不是他比较守规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非得先把这家伙给千刀万剐了不可。
城中那些没来得及逃出去的罗斯人也都放弃了抵抗,向明军偷袭,沦为了俘虏。
林中的明军骑兵随后便冲了出来,给那些还没被炸死的罗斯人们补上一刀,然后便冲向了叶尼塞斯克。
毕竟大明的军队不远万里来到西伯利亚,远离故土,补给困难,又如何与自己的军队进行长期作战呢?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坐镇在西伯利亚的后方,可以源源不断地对部队进行物资补给和兵力补充,便是耗也要把大明给耗死。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说到做到,他们很快便集结了大军,出征前往纳利姆一带讨伐明军,并让纳利姆的守军给明军送去了宣战书,以示罗斯势要战胜明军的决心!
满桂自然是不怕罗斯人的,但是既然罗斯人这次要认真了,他自然也不敢轻敌,还是要严阵以待的,省得轻视了敌人,反倒容易吃亏!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