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满桂点了点头,也大概能够想通了是怎么回事,若是在平原开阔地,区区八百人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大批骑兵的进攻的,但若是在丛林间战斗,骑兵队伍根本无法列阵冲锋,一旦分散开来,敌方又有火铳,便只有挨打的份了。
阿鲁特哪成想自己此行不仅没有受到明军的威胁和羞辱,反倒是得了不少金银布匹,一时间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说话间,一名副将已经将金银布匹都搬到了阿鲁特的面前。
满桂对阿鲁特说道:“大汗,你我今日之间确实发生了些误会,不过这些兄弟的尸体我都已经派人好生收敛了,同时,我也备下了一些礼品作为抚恤!”
阿鲁特见状顿时大为感动,赶忙对满桂施了一礼,“将军好生仁义,说起来今天是我不里牙惕认错了人,冒犯了大明天军,如今怎么还敢收下这些东西,还望将军不要怪罪我不里牙惕才是!”
而罗斯人对于西伯利亚的入侵,更是已经由来已久,早在三十年前,罗斯人便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征服了地处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西伯利亚汗国,占据了西西伯利亚平原,而后便一路东扩,一直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贝加尔湖这边。
“难不成那罗斯人各个都是武神下凡,能够一骑当千不成?”
满桂则是趁热打铁地说道:“我满桂是个爽快人,有话也就直说了,今日把大汗请来,就是希望大汗能够率领贵部归顺我大明,我大明定然也不会亏待贵部,不仅可以帮助贵部驱逐外地,保障贵部的安全,还能让贵部以后越来越富足!”
最重要的是这湖是淡水湖,若是地图没有错误,这贝加尔湖真有这么大的话,这可是一个顶好的水源地啊。
阿鲁特见状,也只好仰头将自己的酒碗喝干,但是心中对满桂的戒心却依然没有因此而放下。
所以即便不里牙惕部不愿向大明臣服,满桂也不会强求,但是至少他们不能与大明为敌,阻拦自己进军北上。
据说,当年罗斯人入侵西西伯利亚平原时,仅有八百人的兵力,但是他们却仅凭这八百人的兵力便击败了西伯利亚汗国,这让满桂听来,感到实在匪夷所思。
可是仔细想想,大明出动数万大军,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似乎这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但是即便如此,阿鲁特还是被惊得许久才回过神来。
不过转念一想,罗斯人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的兵力,尚且还想占领整个西伯利亚呢,以大明的强盛,又为何不能有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的野望呢!
对于罗斯人,阿鲁特是恨之入骨的,而对于大明,以前他没有接触过,但是如今满桂给他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如果说自己终究要向其中一方臣服的话,那么他肯定是要选择大明,而不是罗斯。
满桂索性拿出了自己的地图来,展示给阿鲁特看,并对他说道:“事实上,本将此次北上进军的目的地是乌拉尔山,我要把西伯利亚地区的罗斯人全部驱逐出去,并在乌拉尔山脉设立防线,禁止他们再越过乌拉尔山脉,到西伯利亚来。”
满桂没想到自己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阿鲁特还是一脸的迷茫,只好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儿,说得:“之所以要赶走罗斯人,并在乌拉尔山脉设立防线,不许罗斯人越境,目的自然是为了帮助我皇占领整个西伯利亚了!”
阿鲁特对此倒是丝毫没有犹豫,当即表示:“这是自然,大明天军借道,我不里牙惕部怎敢阻挠!”
满桂随后对手下人一招手,几百名士卒便将之前收敛好的不里牙惕人的尸体抬到了帐前。
阿鲁特听了这话,心中反而更加狐疑,他开始有些摸不清明军的目的了,总不至于是专门跑到这里图谋不里牙惕部的领地的吧?
满桂自然能够猜到阿鲁特心中的疑虑,若是不帮他打消疑虑,说再多也是白费口舌,而且不里牙惕部是否向大明臣服对于此时的满桂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他的目的是驱逐西伯利亚的罗斯人,占领乌拉尔山脉。
说完这话,满桂便抬手把自己的酒碗喝干了。
说来也巧,满桂大军赶到贝加尔湖南岸的时候,正好撞上从西北方向赶来的一支罗斯人部队,这支部队不足百人,但是面对数万明军竟然没有丝毫的畏惧,反倒骑着马,端枪朝明军开始射击了。
可若是对东边的罗斯人放任不管,自己在向西方进军,与盘踞西方的罗斯人战斗时,则很可能会被东方的罗斯人偷袭,造成腹背受敌的局面。
满桂把地图收了起来,对阿鲁特说道:“大汗,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咱们总归不算是敌人,所以我要借道从贵部进军之事,还望大汗能够多多配合才是!”
阿鲁特一听此话顿时便恍然惊醒,其实他刚刚也不是全然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只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面积实在太大,都快与大明现今的领土一般大了,他是不敢想,也不敢往那上面猜。
阿鲁特还说,虽然罗斯人暂时未能征服贝加尔湖一带的不里牙惕部,但是却并未停止向东扩张的动作,已经有一支罗斯人部队绕过贝加尔湖,继续向东前进了。
原来兀良哈的地盘已经被车臣汗部和不里牙惕部占领。
本来满桂望见这几十个罗斯人,还有些犹豫,担心闹出昨天那样的误会来,再误杀了不里牙惕人就不好了。
而且来人不过几十个,满桂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打算搞清楚了对方的身份再说,可没成想,对方面对自己的数万大军,竟然还敢主动对自己发起进攻,这已经不是“虎”不“虎”的问题了,这是“彪”啊!
可是满桂哪里知道,这是因为罗斯人在西伯利亚横行惯了,他们仗着手里有火铳,时长以少胜多,往往遇上鞑靼人的大部队,也是远远放上几枪,便把鞑靼人吓得逃跑或投降了。
不过满桂对于这种情况知道与否都不重要,敢向明军挑衅,只有死路一条!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