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而且除此之外,钱龙锡也确实有些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到船上去看看了,仅仅站在港口是看大船的外观,已经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了。
只不过孙元化没想到钱龙锡竟然会做出这般反应来,想必朝中百官定然也与钱龙锡一样,还抱着自己往日的荣耀而沾沾自喜,故而才始终瞧不起泰西人的。
可令二人没有想到的是,两人刚刚进城,便见王元宝竟然带人前来亲自迎候,说是皇上让他们现在就进宫去。
孙元化和李邦华二人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十分耐心地向钱龙锡讲解着船只的详情,钱龙锡自然是感觉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所以我大明若是想要建造一支令番邦异族都闻风丧胆的舰队,则必须在此基础上,改造出更加先进的战船来才行。”
这次前来验收这三艘大帆船,皇上也是临时让钱龙锡与自己同往的,钱龙锡对造船之事也确实是毫不知情,现在感觉惊讶也不奇怪。
三艘大帆船虽然都是庞然大物,但是因为船上毕竟不同于陆地,加之船身也是木质结构,像现在西北军工基地制造的那种新式钢铁巨炮,肯定是不能大量装备的,充其量也就只能在前甲板上安放一门而已。
当天下午,孙元化和钱龙锡二人吃过午饭之后便踏上了归途,孙元化还在琢磨着武装三艘大帆船的事情,而钱龙锡则依然处于三艘大帆船带给他的震撼之中,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平息。
听了钱龙锡这话,一旁的孙元化却是突然笑了起来。
钱龙锡听到孙元化的笑声,不禁有些疑惑地看向了他:“孙大人为何发笑?莫非是钱某所说之话有什么不当之处?”
孙元化一听这话,也有些惊讶,“怎么?难道钱大人你不知道这三艘船是仿照泰西人的帆船所造的吗?”
一听这话,钱龙锡可就更加震惊了,“你说这船的图纸是皇上所绘?!”
而且安装在前甲板的话,便只能朝正面发射,一旦双方正式开战,船只横行对射,前甲板的火炮便失去了存在意义。
两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能想到其中缘由,皇上对大明海事这般重视,自然是第一时间想要获知三艘大帆船的详情了,所以他们也不敢耽误,赶忙随着王元宝进宫去了。
倒是钱龙锡却感觉越来越懵了,他可没想到皇上还有这等才能,难不成是因为皇上精通营造之术的缘故,故而才能通过泰西人所献的战船模型,画出造船图纸来?可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吧?
孙元化没有在意钱龙锡的反应,而是接着刚才的话头儿说:“不过我们所仿制的这三艘大帆船与泰西人的船只相比恐怕已经算不上先进了。
否则现在大明的水师或许还可以打得过泰西人,但是万一泰西人把他们的大船都给开过来了,仅凭现在大明水师的船只,又怎么抵御得了呢?
钱龙锡这才意识到,皇上是如何得深谋远虑,居安思危,顿时心中一阵惭愧!
李邦华见他们二人不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这才上前对二人说道:“两位大人,不如咱们上船一观,也可让水军将士驾船在近海一游,以便两位大人检视此船性能!”
至于武装三艘大帆船的事情,孙元华也是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边儿征询李邦华的意见,如今李邦华经过这八个多月的时间,日日夜夜都住在在造船厂里,俨然已经算是半个造船的行家了,还是可以给孙元化提出不要有用的建议的。
然而现在的战船,火炮主要都是安装在侧舷,战斗的时候也是把船横过来,用侧面对准敌人开炮攻击。
可船的侧面可就不像前甲板那般宽敞了,根本容不下大型火炮,一般都是装备一排数门较小型火炮。
作为大明第一所新式造船厂,府衙建的还不如个县衙气派,倒像是以前海防营里的营房一般简陋,反倒是船坞那边建的十分坚固精细,一看就是投了大笔银子的。
现在孙元化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考虑到船只的承受力,最多可能也就只能是装备七八门改良后的新式红夷大炮,便是这三艘船的极限了,如此一来,也不过是能够做到与现今泰西人的普通战船势均力敌罢了。
钱龙锡和孙元化自然没有异议,纷纷点头,跟着李邦华上船去了。
二人本就是来验收船只的,自然是要上船仔细查验,而且也是要试乘一番才能清楚知道船只的优劣。
故而想要真正地让所有番邦异族都向我大明臣服,仅凭眼前这三艘船,还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另外两艘稍小的卡拉克帆船,则时间更加久远,我听闻泰西人已经开始逐渐用盖伦船来淘汰卡拉克帆船了。
孙元化想到了这里,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暗道,看来如今大明想要在造船和海战方面对泰西人形成绝对优势,还是不太现实的。
见到了皇上之后,孙元化便把自己昨晚所写的关于武装三艘大帆船的方案和所遇问题呈了上去。
朱天启一边翻看着孙元化的奏疏,一边儿问起了钱龙锡:“钱爱卿此次去验收船只,感想如何啊?”
其实就算皇上不问,钱龙锡也早就有些激动地想要跟皇上说说自己的感想了,毕竟此次去验收船只还真是有些刷新了他的认知,不把心里话跟人说说,反倒感觉憋在心里十分难受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