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新建的高炉通过一天一夜的烘炉,炉温已经达到了普通冶铁炉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在填充了一定数量的燃煤之后,炉温稍有下降,但是随着燃煤完全替代木炭,并得到充分燃烧之后,炉温则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明朝是没有温度计的,无法科学且准确地测量炉温,完全是依靠经验丰富的老铁匠根据经验来进行估计,不过事后证明,这些老铁匠们可都是有真本事的,对炉温的估计误差可以掌握在很低的水平。
孙元化穿过冶炼室,走到里面的铸造室,把铸造室的工匠头头李柴兴给叫了过来,把手中图纸递给了他:“李头儿,这是火炮的图纸,若是林头儿那边把钢炼好了,这铸炮的事情可就要看你的了!”
而孙元化则作为这座大明西北军工基地的总负责人,对各个项目进行协调管理。
李柴兴接过图纸来,赶忙一抱拳说道:“请大人放心,小的保准把火炮给铸好!”
不过不论是新式火铳的研发,还是火药、炮弹和子弹,都仍然停留在纸面上,用来作为火药厂和火器厂的窑洞还没有建设好,现在除了最先开始建设的铸炮厂之外,其他的都还没有竣工。
孙元化也是严格按照朱天启的吩咐照做的,他现在根据这些泰西人擅长的领域把他们分了组,然后让那些大明的工匠们给他们打下手,简单来说就是泰西人提供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由大明的工匠来做具体工作,这些工匠都是来宗道让工部精心挑选的,经验都十分丰富。
高炉的炉温已经足够,孙元化也已经命人把张博裕昨天拉来的那批铁矿石做好了处理,随后便开始尝试第一炉的炼制,从冶炼到出炉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想要看到结果,恐怕至少要等到第二天了。
孙元化点了点头,这才离开了窑洞,去找弗朗机人吉鲁去了,这吉鲁是个铸炮的行家,孙元化打算让他来帮自己参谋一下,自己新设计的大型火炮。
自打他的寿命上限突破了十七年的上限,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他的寿命已经累计到了一百一十年,目前为止倒是还没有遇到新的瓶颈。
朱天启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也正是因此他才一直这般谨慎,而且即便如今的他也算是稍稍站稳了脚跟,但是对于自己的个人安危,却始终存在担忧。
简而言之,他对于身边的这些大臣也好,锦衣卫也罢,都是不能绝对信任的,即便是对信王朱由检,他的五弟,也是一样。
因而朱天启认为,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永远是不靠谱的,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忠诚大多数时候都是靠不住的,所以靠人不如靠己,自己必须要有自保的能力才行。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