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于是人们纷纷争先恐后地过来排队交钱,甚至排在最前面的人还十分得意,认为自己交的钱比其他人都少,最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给劫匪交钱,连反抗都忘了。
这间大事得到了解决,朱天启也终于可以把心思重新放回陕西布政使司的事情上面来了,如今朝廷的赈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灾民们得到了有效救助,地方上也平靖了不少。
而对于陕西布政使司的春播,朝廷派出的农政官员也已经下到了地方,开始手把手教授农民们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这些农政官员都是徐光启亲自培养出来的,是朝廷从年轻举人和进士中遴选出来,愿意从事农政工作的一批年轻人,这些人在若干年后,也大多成了大明农业界的专家和学术泰斗。
这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离谱,但是人性就是这样,这群人明明可以团结起来打败劫匪,却为了个人利益而互相敌视,只为能够抢到一个靠前的位置。
这种事情一旦有人开了头儿,还有谁会傻啦吧唧地继续观望,要是再去的晚了,岂不是还要比别人多交上几成的税银?
从前有一个劫匪,劫了一群人,然后劫匪就对这群人说,“你们排队来给我交钱,第一个交100,第二个交200,以此类推,排得越靠前交的钱就越少,排的越靠后,交的钱就越多!”
朱天启认为这个劫匪的招数是很高明的,比起使用强硬的手段,逼得对手们团结起来对抗自己,不如把矛盾转移,让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去内斗。
因而朱天启给江南各布政使司的税务司下令,通知各地的纳税大户们,凡是积极配合纳税的,越早到税务司衙门进行备案登记,朝廷减免的赋税便越多,最早来的一批甚至可以免征当年赋税。
收到各地税务司衙门递上来的奏疏之后,朱天启顿时笑得前仰后合,“这就是这群士绅豪商们的劣根性啊,满脑子都是利益,都是自己腰包儿里的银子,他们哪里有什么义气可讲?”
至此,赋役改革和新税法的施行已经成为定局,不论是以钱谦益和钱龙锡为首的东林党,还是朝中的其他势力,都再也无力回天了。
这些人中,虽然不排除有一些是着急做官才接受这次朝廷的派遣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真心实意想要做些事情的,毕竟都是年轻人,还是有一腔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热血的。
因而这些人到了地方之后,都是肯吃苦耐劳的,每天早出晚归地去给农民们上课,也时长亲自跑去田间地头,在实地教授和帮助农民们,农民们渐渐地也对这些年轻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好感,都感觉这些年轻的官员没什么架子,而且也不像平日里见的那些读书人那般迂腐。
这些年轻人毕竟都是认真学习过一段时间农业知识的,也接受过徐光启成体系的速成培训,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们被他们指导着种地,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服气,但是稍见成效之后,也都对他们十分信服了起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