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77章 内阁与司礼监
这赋役改革的事情,在之前早朝的时候可是已经敲定了的,文武百官当时可都是表示赞成和拥护的,虽然他们当时可能是言不由衷,毕竟朱天启手里握着他们的把柄呢,可这当众都已经表态的事情,怎么又能在事后反悔呢?
因而朱天启是不怕有人明着站出来反对新税法的,他担心的是有人阴奉阳违,暗地里使绊子。
对于这几封反对赋役改革的奏疏,朱天启并没有急于批复,而是把上疏人的名字记了下来,然后把名单交给了王元宝,让王元宝给朱由检送了过去。
次日一早,朱由检便递上来了一封弹劾奏疏,弹劾这几人两项大罪。
其一,天启七年九月二十日夜,几人曾在钱龙锡府上聚众密谈,有结党之嫌,并与周延儒一同污蔑圣上是“羲皇上人”,是为大不敬之罪!
其二,天启七年十月,几人曾公开向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和户部尚书徐光启行贿,贿赂朝廷重臣,理应按《大明律》从重论罪!
朱天启看完朱天启的奏疏,满意地点了点头,让王元宝把这奏疏给那几位上疏反对赋役改革的大臣们送了过去。
这几个人看到朱由检的这封奏疏当时就怂了,两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满头冷汗,浑身颤抖,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王元宝冷笑一声,开口说道:“皇上让咱家给你们带句话来,这赋役改革之事是势在必行的,尔等还应识时务,不要螳臂当车!”
说完这话,王元宝从袖子里掏出了他们几人所上的奏疏,扔在了他们面前,“这些奏疏皇上都还没有批复,你们若是执意坚持,可以再把奏疏递上来,当然,下一次,皇上可是要把你们的奏疏和信王殿下的这封,一同批了的!”
一听这话,几人当即爬上前来慌忙捡回了自己的奏疏,随即叩首如捣蒜:“罪臣不敢,罪臣一时糊涂,以后绝不敢再妄论赋役改革之事!”
王元宝点了点头,随即才一转身,边朝门外走去,边说了句:“得,那咱家就把信王殿下的这封奏疏给殿下送回去吧!”
明朝的内阁本来是明成祖朱棣设立的非法定咨政机构,只具有顾问身份,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秘书团,主要工作是对奏疏进行“票拟”,即将内阁草拟的处理意见写在纸上,贴在奏疏上交由皇上决策。
听到王元宝这句话,几人这才终于松了口气,宛若死里逃生,虚脱般瘫软在地。
虽然朱天启曾经也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就明朝的历史和政治与网友们侃侃而谈,大撕特撕过,但别说是像他这种业余选手了,就算是找个明史大家或官场老手来跟明朝的这些文官们正面对抗,恐怕也未必能讨到多少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